第四十一章 师范速成班41(2 / 2)

朱奕勇说:“我最喜欢当老师,干干净净,不用勾心斗角,天天跟纯真的学生打交道,舒服。再说,在学校内,一辈子都能够学习新知识,多好。”

自毕业分配到白膏河中学以来,朱奕勇老师一直兢兢业业,给什么课教什么课,给多少课教多少课,热爱自己的岗位,珍惜自己的课堂,任劳任怨,是真正的不折不扣的老黄牛。

那时不同于后来,老师工资低,待遇不高。经济是基础嘛,相应地,其社会地位也不高。农村中学的男教师想讨到一位有正式工作的老婆是很困难的,客观条件不允许。

如果能够娶一个龙阳郡化肥厂或者高垆酒厂的女工就很不错了,尽管是企业编制,至少有份正式工作。绝大多数男教师的家属都没有正式工作,坦白地讲,就是一村姑农妇。

男多女少的时代,追名逐利的风气,与后来流行的“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观点别无二致。区别在于前者虽是事实,总算谦虚一些,要点脸面。后者则是赤裸裸的表白,一点脸皮不要。

不用多讲,朱奕勇老师这样的条件,自然只能娶农村的姑娘为妻。压根儿,朱奕勇老师就没想过会讨一个有工作的老婆。

后来,经亲戚介绍,朱奕勇娶了白膏河集老街上秦玉章家的大女儿秦云霞为妻。秦云霞没工作,是一标准村姑。朱奕勇倒是很满意,仿佛捡到宝贝一样的开心。

各取所需。秦云霞觉得自己今生能够嫁给一位吃商品粮的老师,有知识有学问,工作也体面,自己感觉非常满意。

岳父秦玉章对朱奕勇也十分满意。秦玉章在白膏河集老街老门老户,其杀羊、卖羊肉几十年,手里有点积蓄。秦玉章也算大方开明,他就在自家宅基地上给朱奕勇秦云霞夫妇盖了三间混青砖瓦房。

如此一来,朱奕勇不是倒插门也是倒插门了。但实在无奈,没办法,谁让自己没钱盖房呢。

秦云霞倒是贤惠能干,身材结实,走路带风,力气比朱奕勇老师还大。在农村,秦云霞是把过日子的好手,家里家外收拾得停停当当。小日子过的倒也红火。

朱奕勇老师,寒窗苦读了十几年的书,书呆子一般,除了会教书,解答数学题,其它差不多一窍不通。因此,生活中,他对自己的老婆很是依赖。

合安省北部地区处在北回归线上,属于温带气候。此地的庄稼一年两季,分为夏季和秋季。夏季收割小麦,秋季收割黄豆、玉米、红薯等。在全靠人力劳作,刀耕火种的年代,干庄稼活是极其劳累的。

午收时,成熟的小麦要用镰刀一镰一镰地割,割一下就要弯一次腰。每隔两米远距离,把割掉的小麦扎成捆或者堆成堆,再用铁叉装在人力架车子上,拉出去。

为了能够一次多装点小麦,通常还会一个人站在垒得高高的架车上踩一踩。劳动人民的智慧非常了得,小小的架车子被刚收割下来的小麦垒成小山包一样,再用粗粗的大耕绳绳前后拉紧,挽成活扣,拴在车把上,结结实实的,基本就不会散落了。

小麦装车这样的技术活,朱奕勇老师是不会的。通常都是他扶着架车把,稳住架车不动,其余都是秦云霞风风火火,割麦、装车、拉车等,浑身汗透地干。

秋收时,收割黄豆、掰玉米、砍玉米杆等是繁重活,翻耕田地就是技术活了。在没有机械的时期,翻耕田地需要两人两牛一张犁,一人在前面使唤两牛,扶犁耕地,一人在后面挎个竹篮,沿着地垄沟撒化肥。一般家庭都是男的在前面使唤牛,扶犁耕地,女的挎竹篮撒化肥,而朱奕勇老师家则是相反。

日子辛苦劳累,生活清淡有味。年轻的朱奕勇秦云霞夫妇夫唱妇随,甜甜蜜蜜,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幸福生活的感受写在了他们的脸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