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无情,然天地大仁53(2 / 2)

可是天地无情是众所周知的认知,也正因为天地无情,天地才不会有所偏颇,对待万物一视同仁。

天地宽容的让万物有了修行与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借用自己的力量;但同时天地也是吝啬的,它不会去对修行者作出主动的指导,一切都让他们自己去摸索,更别说像法门中所提到的让天地来帮助自己了。

像这种几乎无意识的客观之物,又怎么能干涉到精神这种主观领域呢?

等一等!黄玄素眼中忽有精光闪过,天地没有感情,但不代表天地没有精神意识。

黄玄素看向自己的双手,哪怕是在心境之中,他的形象也不是什么无形之物,而是依旧呈现了他的本来面貌,而这就是破局的关键。

这个世界中有山有水,山是理性水是感性,但这两者之外还有一个代表本我的自我意识,如果没有自我的意识,人们又怎能来主宰这个内心世界呢?

那么天地呢?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在于天地世界不断的靠近之中,越靠近代表精神越强,那么外界的世界为什么不能看作一个大型的精神世界呢?

那些山石草木,万物的一切都有自行的运转规律,这些规律长久不变,如同天地安然的理性,只不过这些理性不会用来算计人而已。

但在这些亘古不变之中,总有一些东西在不断的流动,令人难以捉摸,那是万千生灵奔腾运动,这些生命的一切都在随性的变动,混沌却又不至于崩溃,何尝不是天地世界一股飘渺难寻的感性?

如果按照这种方法来重新地观看整个世界,生命的活动正如同那情绪之海中的“水”,不断地冲击着山石土木,如同反复淬炼着理性之“山”。

而在幕后操纵一切的自我意识,正如同整个世界之中天地的意识。

“以我心衍化天地,如此宏大的格局,难怪叫做《天地观》。”黄玄素忍不住长叹一声,他之前的想法还是太过于肤浅了。

他之前还以为所谓的孤独,不过是因为感性与理性的冲突所产生的自我矛盾罢了,但现在看来这门法门的创造者所提出的孤独反而是对世界提出的质疑。

他对整个世界提出了质疑,自己的心境世界可以凭此演化一切,那为什么自身就不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修行者脑海中所空想出来的一切呢?

想想看自己所谓的亲人友情,只不过是在某个意志的操纵之下所编写出来的虚拟故事罢了,这一切都不过是虚假,旁人不过是一个虚假的形象,偏偏他们还并不自知,整个世界之中清醒的唯独只有自己一人,这如何能不孤独呢?

黄玄素这么一想通,许多之前看似无法理解的谜题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他对于心埥世界的了解十分浅薄,但他对于天地的知识却无比的丰富,毕竟东方青阳交给他最大的财富便是这些知识。

而知识就是力量!

继续按照之前将生命与土木山石分开的方法观看,就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

如果生命是世界上混沌的感性所分化的象征,那为什么作为生命无论是妖族还是人族都具备一定的理性呢?

那是因为无论是感性和理性都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哪怕是像黄玄素这样的心境之中,感性和理性之间也是存在相互杂糅的地方。

如果感性真的是完全的充沛与独立,那么他脑海之中所具备的就不应该是深沉的海面,而是应该是狂暴的风暴,以及沸腾的火海、雷暴。

而同样如果真的是完全理性存在,那么山石土木形成的大地之上,就不应该会生长出类似于草木一般的嫩芽。

在感性之中也存在一定的规律与秩序,那是理性的存在,因此形成的是刚柔合一的水流,而不是更加难以捉摸的气流与等离子;而理性也需要感性的辅助,所幻化形成的不是死板的山石,而是生机勃勃的自然山林。

而转移到天地之中也是同样的道理,生命就是感性中存在理性的一种。

除去人类、妖族这种动物修行者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存在,也就是与他们相对的,理性之中存在感性的一种代表修行者。

这种修行者中最具代表性的在民间被称为画中仙,这种修行者是由死物中的精神汇聚周边的灵气所幻化,它们的本体脆弱,但精神极为的强大。

类似的还有类似于石头人,花仙、树妖等等。石头人的精神与生命只寄托在其中的一块易脆的核心上,剩下的躯体实际上是用术法汇聚起来的。

而同样花仙树妖他们的行走在外的躯体,实际上是推动书法汇聚起来的植物。正因如此,他们法力不断,躯体就不会灭,只会暂时的失去攻击性。而本体实际上是他们本身的植物,这往往作为他们的本命法宝出现。

而这类修行者他们最初的精神便是天地意志中理性所话,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记忆往往可以追溯到他们毫未诞生之前,而且他们本身也往往不喜争斗,遵从天地理性的规律安排。

而这种法门很明显同时参考了两这两类修行者的修行方法。

以人妖之躯向精魅之属靠近,但同时又在这两者之间保持了平衡,从而达到接近天地的状态。

而这样一来,就行这种法门所需要的方法,简直是简单明了。

不过,当黄玄素洞明了这套法门的整个修行过程之后,他倒感到了一丝可笑。都阀门入门要走的是天地无情的孤独之心,然而最后走到结局的却需要一颗仁爱之心。

《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话中的意思天地没有所谓的仁慈,万事万物在他眼前如同刍狗一样。

然而在这套《天地观》法门之中,却提出了另外一种看法,他认为这反而意味着天地是仁慈的。

对于天地来讲没有爱便是最大的仁慈,无论对己还是对他。

他在天地观中指出,所谓的仁爱是有差等的,如果迫于外力之下你要杀死一个人,那么你肯定先选出其他人,而不是自己的亲人;而同样如果你有了一块黄金,你肯定是自己的保留,而不是在自己贫穷的情况下捐献给其他人。

在地球上也有类似的说法,在春秋时期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民间俗语中也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其中指出了,有能力再去管其他人,而没有能力者先管好自己,这是人道的选法则由己及他,由身边人到其他人,从小到大。

但是天地却不能这样做,试想一下,如果天地和人一样具备了所谓的仁义与爱意,它过于的偏爱某一个人,在它的偏爱之下对方无论做什么都会成功,而你无论做什么都会失败,这难道算得上是仁爱或者公平吗?

最苛刻到极点,天地必须要这样对待自己,人处于危险时会选择求救,会自保,但天地不会。哪怕是天地濒临毁灭的时候,他也不会去选择所谓的救世主,他不会去拯救自己,如果有魔王之类的存在,魔王战胜勇者是可能存在的,所谓的勇者必胜只是世人的臆想,天地从不会因此而偏袒他人,哪怕自身会因此而亡。

而同样道理,修炼天地官方的人也要做到这一点。正因如此,他必须要做到所谓的孤独,不会因为自身而去庇护自己的亲人,也不会因为私人的恩怨去惩罚自己的仇人。

因为他已经没有了亲人与仇人而处于了绝对的孤独之中,天地不去干涉他人的选择便是对世人最大的爱与仁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