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二子乘舟52(1 / 2)

‘學生僭妄,失言了。’史白麟如夢初醒,連忙賠禮。

易君鸞見兩人毫無徵兆地辯論起來,又毫無徵兆地結束,失聲笑道:‘教學相長?小小餅餌,大大道理。兩位所言,看似對立,實則相輔相成。’

三人相視而笑。

此時日頭西斜,金黃色的陽光照進茶棚。史白麟扇著扇子,扇面在夕陽光輝中閃爍異光。

沐雲鳳不由多看了幾眼,脫口道:‘好扇。’

沐雲鳳一說,易君鸞也不禁看向史白麟手中的扇。扇面乾淨,用料乃稀有的紫絹,加上象牙雕刻而成的扇骨,價值不菲。

史白麟笑容中露出一絲苦楚。他把扇子朝天邊舉起,紫色的扇面便出現兩行隸字:

‘二子乘舟,泛泛其影,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原來扇面用精妙的‘雙面藏針繡’。繡了十六字,若不細看,或置強光之下,字體不彰,宛若素布。

二子乘舟,則是一首北方民謠。講的是發生在九原草原上的一個故事。九原,即古時的慶州。紫孝樂氏統一九州前,也就是數百年前,九原的東北一隅,曾有一個叫‘衛’的臨海小國。

衛國國弱,常遭海盜侵犯。這首歌是衛國國君,在送別出海剿盜的兩位兒子時所唱。衛國最後被滅。沒人知道兩位皇子是否全身而退。可這歌卻流傳下來,為世人熟知,表達父母對子女的掛念。

‘白麟雙親安好?’沐雲鳳知道史白麟未有家室,覺得發出‘二子乘舟’感嘆的,應是家中椿萱,因此問道。

‘兩老已過世。’史白麟頓了頓,道:‘望初有兄弟一人,出外謀生,多年未歸。父母在世時,囑咐初望尋找手足。此扇乃母親所繡,望人海茫茫,兄弟聚首!可惜無論初望如何問卦尋訪,終無兄長音訊。父母含恨泉壤,遺命未達。初望愧為人子......’說到此處,滿臉悲愴。

‘會找到的。’易君鸞忽然道:‘生死與否,終將團聚!’

易君鸞堅定的眼神,令史,沐兩人皆心中微顫。

震南侯十八年前失踪,尋親之苦,她自然深有體會!沐雲鳳不由想起自己的五個小木人......

‘以茶代酒,敬未歸人!’他舉起茶碗,道。

‘敬未歸人!’易君鸞,史白麟舉碗同道。

三人又聊了一會兒,史白麟以備課為由,先行回百里巷。

易君鸞來鹿都述職,直至此刻,方和沐雲鳳單獨相處。

留下的兩人明顯感到氣氛一變,同時開口:‘我......’

兩人不覺相視一笑。

‘你今日作如此打扮,倒好像知道我會來找你似的。’沐雲鳳又開口道。

‘找我?’易君鸞這才知道沐雲鳳出現在這裡,不只是為了胭脂粿。‘有事?’

‘我想邀你,去福鹿山。’

聽到‘福鹿山’三字,易君鸞心中漣漪頓起。

‘怎麼,你今晚有事?’沐雲鳳見對方沒反應,道。

‘沒事。你是說去竹寮?’

沐雲鳳笑了笑:‘如何?’

易君鸞想了想:‘好。’

福鹿山,在鹿都東郊。山上長滿野竹,清雅幽靜。

山麓下,沐雲鳳與易君鸞策馬而行。夕陽把兩人的身影拉長,照射在綠茵上。

他們在百里巷求學時,常結伴去福鹿山踏青,往往一去便數日。在福鹿山頂,竹林深處,有一結廬避世的老人,數十年未出山一步。兩人在福鹿山過夜,會下榻在老人所住的竹寮。

如今兩人再次踏上熟悉的路途,已是中年,心中感慨不已。

兩騎入山,一路奔往山頂。黃昏中,林間路徑又暗又窄,只容一人行,沐雲鳳在前,易君鸞緊隨在後。兩人顛婆上山,到達山頂竹林,已日落西山,夜鶯啼叫。

兩人抹黑向前。一會兒,眼前陡然出現一龐然大物。仔細一看,是一座簡樸的小屋!此地便是兩人所說的竹寮。

竹寮裡裡外外,沒半點燈火。屋前有籬笆,圍起一處菜園。四下整潔,隱約可見園中的五菜瓜果。沐雲鳳與易君鸞在柵門前下馬,任由馬匹在附近吃草。這時,竹寮傳來一低沉男聲。

‘阿歡來了?帶朋友了?’

‘老人家!’沐雲鳳喊道:‘你出來看看,有一位稀客!’

昏暗的屋中響起動靜。少頃,一位骨瘦如柴,白首佝背的老者徐徐走出。他面如枯葉,突出的雙目泛白,毫無生氣,原來是一瞽者。

瞽者雖然看不見前路,卻能徑直地來到沐,易兩人跟前。他鼻子往空中嗅了嗅,忽然道:‘阿秀?哎呀!果然是稀客!十多年沒來了吧?’

‘多年未見,老人家安好?你如何知道是我?’易君鸞笑道。

瞽者大笑道:‘阿歡方才的語氣,與平日不一樣,更像當年你們結伴同來的時候。’

易君鸞不由瞥了沐雲鳳一眼。沐雲鳳雙頰微燙,尷尬地笑了笑。

瞽者十分興奮:‘你們還未用飯吧?我去煮些山薯。茶葉沒有了,湊活著喝些竹葉吧!’

見瞽者仍一如既往地熱情張羅,易君鸞心中感動,連說叨擾。

沐雲鳳拿出一包物件,道:‘我們給你帶了些胭脂粿。今晚吃這些便可,不必做飯了。明日我叫人送些茶鹽上來。’

老者年老獨居。沐雲鳳不時差人送物品上山,多年不變。瞽者嘆道:‘有勞你了。你們先坐,我煮茶去!’說著,緩緩走回竹屋。

竹寮二十步外,有一巨石。此石有三人高,四丈見寬,石頂平滑,懸空山顛。登高其上,福鹿山景,及數里外的鹿都,盡收眼底。

沐,易兩人來到這天成的石臺上,從竹林空隙中,眺望橫臥天邊的大城。此時的鹿都燈火通明,不見外城的五市喧鬧,內城的貴安堂皇,彷彿一婉約少艾,美好嫻靜。

‘你今日微服,是去逛市集?’沐雲鳳問道。

‘嗯,閒來無事,便隨處走走。身在城中,只覺人多煩囂,還是這裡的鹿都看著安靜,舒服。’易君鸞道。

沐雲鳳點起隨身的煙桿,輕聲道:‘它一直都很靜,不靜的是......’

‘人心。’易君鸞接道。

兩人一時無話,俯觀夜景。

老瞽者這時拿來火把和茶具,放到大石旁,又把地上的落葉掃了掃。然後在空地上,熟練地將一座三角鐵架起。架子上有鉤,鉤上掛著一小鍋。裡面裝著水,和幾片淡色竹葉。

不一會兒,一股特殊的焦味傳來。那是炭燒竹葉的味道。老者正在烹茶。

茶煙裊裊。沐雲鳳忽然來了興致。他放下煙桿,從袖中拿出一支小笛,吹起一曲。

瞽者拍掌,哈哈一笑,唱起歡快的山歌。

草團標正對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蔥山韭,山果山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