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棋圣(二)(1 / 2)

大船与众人行进方向相反,朝着木舟迎面驶来,随着距离越来越近,船的模样也清晰起来。

只见这船头尖体长,上宽下窄,身长十丈,宽约三丈,船上竖有三个巨大风帆,中间最大,前后稍次,状若双翼,桅杆挂有日月旗,迎风招展,犹如一个海上巨兽,张牙舞爪,气派威严!

“是...明代的广船?”

古禹死盯着来船,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反而惊疑不定!

颜千秋看其状态不对,问怎么了,古禹言道。

“这船形质是广船无疑,日月旗也是明代船只所用旗帜,只是这船多是战船,适用于里海作战,更何况大明多次实行禁海令,现在看它航行的这个方向,怎么是要远洋的意思,”

老孙叼着一根烟,不以为意道:“正所谓咸鱼一躺三年半,今日浪打我翻身,咸鱼尚且有梦想,这广船未必没有,看来它也向往诗和远方呢”

老四在一旁直乐。“得,可把大部队盼来了,上回我们说自己来自大明,没想到这次真来了,等上了岸,咱们去尝尝大明美食,肯定比黑面包好吃”

不多时,广船已行至近前,抛下软木梯,古禹等人相继爬上,还没站稳脚跟,就见四周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这些人个子都挺矮,最高的也不过一米六,最矮的一米四上下,大部分光着膀子,少部分披着烂出七八个破洞的麻布衫,神情隐约带有一丝杀气。

“我去,咱这是上了小人国的船?”

即便被人包围,老孙依旧改不了嘴碎的毛病,古禹示意他不要说话,现在情况不明,切不可轻举妄动。

双方正僵持间,人群分开一条道路,一商人打扮男子缓缓走出,拱手做了个揖。

“见各位被困木舟,在下出手相助,只不过各位奇装异服,船行至海中,孤立无援,怕糟了歹人毒手,还望各位告知来路”

这人面洁无须,模样清秀,二十上下,说话语气温和,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实则暗藏玄机,先行开口不自报家门,反而问起我们来路?不仅如此,这船上上百号人,还担心遭我们几人毒手?只是借口罢了。

这男子虽说的是大明雅言,但能听出浓厚的口音,再看其余人等形貌特征,想必是倭国人无疑,只是,这一伙倭国人为什么乘坐大明沙船,他们是何身份?

元末明初,日本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到明朝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称为倭寇!

这伙人有两个可能性,一个是倭寇,二个是海外贸易的倭国商人,古禹心知接下来的回答至关重要,关乎众人生死,不能轻下判断。

要想判断这些人身份,还得从明朝禁海令入手。

第一次禁海乃是明朝初年朱元璋为防沿海被倭寇侵扰,实行以禁商为主,民间私人不得海外贸易的禁海令,这次禁海维持了二百零三年之久,直到隆庆年间才开放,史称隆庆开关。

换句话说,倘若现在是明朝初年,这些人必是海盗或者倭寇无疑!如果是明朝中后期,便有可能是商人。

古禹目光晃动,试图从船上装饰,个人携带物件来判断,期望可以找到一个能断定现在时期的东西,但无一收获,急得额头都渗出汗来,那男子似乎有些不耐烦了,张嘴正要说些什么,奉湘忽地上前,拱手作揖。

“我们昨日忽遭风浪,船沉人散,只剩下我们几人得以幸免,今得恩公搭救,感激之至,恩公所问,自是无所不答,我们乃是大明秋浦人士”

那男子淡淡的点了点头,又问。“你们出海是做什么”

“我们出海....”

说到此,奉湘忽然哽咽,两行热泪说流就流,痛哭流涕道:“我等家师乃是当今大明棋圣方新....七日前不幸因病去世,他老人家纵横大明棋坛,未逢敌手,希望围棋得到更好的发展,于是临终嘱咐我等众弟子前去海外宣扬黑白之道,我等此行本欲前往高丽,不料大海无情.....唉.....”

此话一出,那男子浑身一震,双眼放光,惊喜道:“你!你们是当今大明棋圣方新的弟子?!”

“唉...此事休提,我们未能完成师父他老人家的遗训,实在愧对他老人家,哪有脸再称是他弟子!”

“不不不!没去成高丽,可以去倭国宣扬黑白之道啊!对对,你们说是棋圣方新的弟子,可有凭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