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梦/少爷的烦恼(二章合一)(2 / 2)

“头,怎样,走远了没?”一个巡逻卫兵期待着问着。

“走了,接著巡吧。”领队的卫兵看着吴世璠越来越小的身影回答道。

“唉,待会他回来还得假装不知道呢,走啦走啦。”

谁家好人会翻墙进出呢?

如果不是卫兵里有吴氏族人,在宗族祭祀典礼上见过吴世璠一面,上次吴世璠在翻墙的时候,就被射杀了。

要是一不小心把大王的唯一孙子给杀死了,那就得死很多人了。

(第二章)少爷的烦恼

小少爷很烦恼,本来吴家是富贵人家,有钱有地有粮有兵有权,家族又大。

要是清廷不撤藩,阿爷也不会反;

阿爷不反,小少爷以后承爵,就能在云南这个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好地方,做个纨绔王爷:

兴致来了,就擎苍牵黄,猎虎撵兔,斗鸡遛鸟。

想换换口味,就去乡下采采风,逗逗村里的小姑娘。

想庸俗点,就逛下花街,喝喝花酒。

而平时闲来无事,则到勾栏听曲。

“台上妩媚秀浓妆,腰如细柳体酥软;

翩若惊鸿倾城舞,回眸低眉盈暗香。”

雅!雅!雅!

醉生梦死,也是人生的一种体验嘛。

反正阿爷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滇地周围,几无敌手。

而且以吴家现在的家产,就算生十个败家子十辈子也败不完。

在云南做个欺男霸女的反派王爷,该吃吃,该喝喝,富贵一生不成问题。

但现在跟清廷撕破脸皮,那就没退路了。

要么驱逐鞑虏,光复日月山河。

蠲除腥膻垢秽,恢复故国衣冠之举,足以令延陵世家名垂青史;

要么就是悖主求荣,遗臭万年。

反正不是爱新觉罗家完蛋,就是吴家灭门,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就看史官吃谁的饭。

嗯?不对啊!我们家担着灭族的风险,跟爱新觉罗家拼命,那老朱家干什么?

阿爷和各位叔伯打生打死,就为了兴他大明?

左右没半点好处?连爹爹和大哥都为了复明死了,凭什么?

兵,老朱家没有;

钱,老朱家也没有;

大势、人心?别逗了,朱明若有人心,会有流寇乱国?

而且本来云、贵、湖、川,就是我们吴家自己打从满清手里打下来的啊,又不是他朱家给,为什么阿爷还要保他们朱家呢?

想不明白。

想多了事,少爷脑壳有点疼。

小少爷最近总是心绪不宁,睡觉时常梦见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有时梦见东北老家,一群恐惧无助的汉民被满脸戏谑的清兵围杀取乐;

有时梦见一群金钱鼠尾的兵卒在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区域筑起篱笆,然后转过头来,对篱笆归属的城镇中尚未撤离平民进行无差别的驱杀,燃烧着熊熊烈火的房屋前,是肆无忌惮的狂笑与撕心裂肺的凄惨声;

有时会梦见父兄在狱中罹难……

“父亲,大哥……”

吴世璠很怕,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脑中出现了很多他之前从没见过的场景,就好似身体中有另一个自己,那个另一个自己带着遗憾、不屈、期望,似乎是想告诉自己什么。

他很怕那个在梦境中引刃自裁的少年是未来的自己,也很怕这种无数无辜生民被屠杀的梦境会成真。

吴世璠觉得,他该做些事情,去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被保护得太好了,好到他应有尽有:

只要他想要,甚至可以好到,除了读书需要靠自己之外,其他事情,连洗漱、吃饭、如厕都不需要自己费力。

不由间,一股寒颤从脚底直透天灵盖,恐惧!前所未有的恐惧!

现在阿爷大军在跟清廷作战,虽然前线捷报频传,但要是真发生大军兵败的情况,他怎么办?他家人怎么办?

他毫无力量保护自己,甚至连刀剑都拿不起来。

他忽然意识到,吴家乃至吴藩的擎天柱已年近七旬,阿爷要是忽然间走了,他这个无父无母(生母还活着,在清廷那里)的孤儿怎么办?

阿奶要怎么办?疼爱他的姨奶怎办?阿爷手下的那些兵马会听他的话么?

要是输了,清廷还会放过自己吗?会放自己的亲人吗?

要是向玄烨跪下叩头……不会,他不会放过我的,爱新觉罗家哪讲过道义,他们连老朱家都骗来杀得一干二净,更别说是我了。(注3)

吴世璠极为不安,整日惶恐,他急于积蓄实力,甚至拿起了棍棒,与侍卫练起了武,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自己。

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匹夫之勇,又有何用呢。真到了他要亲自拿刀往前冲的时候,基本也就差不多完蛋了。

他觉得自己该做些什么,但是,他太小了,毛都没长齐的,一个舞勺少年,谁会听他的?

先把武艺练好?好像,只能如此,不然呢?

好在,他够高大,至少在这时代的普通人看来是这样。着装威严的话,也像个尚未蓄须的弱冠青年。

说起来,主要是血脉高贵:祖父乃武举人、是戎马半生、使得动十二公斤重大刀的吴三桂,生父吴应熊也是魁梧之人,生母乃大清和硕恪纯长公主、大清太宗皇帝皇太极十四女,外祖母乃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典型的将门后人及混有东北、蒙古血统。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府中条件好。吴世璠幼年之时在京中为质,饮食习惯随蒙满贵族,牛羊奶不断,又喜肉食;等到六岁来到云南之后,又学会喝茶,喝完茶后又胃口极好!一个天天吃肉喝奶,饭后还喜喝茶消食,没事又跑来跑去的贵家少年,想不长高都难。

注1:世璠貌美丽,性颖慧,读书过目成诵,能悬笔作文。——孙旭《平吴录》

注2:吴世璠非嫡长子,上面还有个哥哥吴世霖。但在吴藩倡乱第二年,吴应熊和吴世霖就被杀了,并且在云南被平定后,对留在京城内吴应熊剩下的子嗣,康熙直接下令“二幼孙缢杀,诸庶孙斩首弃市。”

注3:清廷曾下旨:“凡故明宗室……若穷迫降顺,或叛而复归,及被执献者,无少长尽诛之!”

热知识:康熙四十七年,清廷凌迟了一位76岁的教书先生并满门处斩,因为他有可能就是隐形埋名数十年的“朱三太子”朱慈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