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军营絮絮念(2 / 2)

买马关我步兵什么事?甚至绿营士卒连火枪弹丸都需要自行购买!

当时一两银子大概能购大米一担,一担约180斤(现斤)。

也就是说,当兵一个月,可购大米180斤,如果只是自己一人,那还是生活过得很好的,算起来一天有三斤白米可以吃,地主老爷一年才能吃上几顿白米饭?

若是拖家带口的,就只是堪堪只满足生存了。

或者攒够两个月的饷银,前往下处烟花之地,插花弄玉风流一回。实际上大多数人,只去得起暗门子。

何为“下处”,烟花柳巷之地。

一等为:大地方;

二等为:茶室;

三等为:下处;

四等为:小地方;

再低等级为:暗门子。

……

再加上将领要吃空饷和贪腐,守兵(绿营)主业是打工兼职,副业才是当兵。

如果不是行兵(战时)待遇好点,有战时补贴,早就一哄而散。

而饷银较为充足的吴藩士兵就好多了,士气也更强。

吴藩士兵,待遇标准是在清廷的工资标准基础上,额外再加一份。当年吴三桂仅靠这招,关外硬杠满清,关内南下讨顺伐西攻明,几无敌手。

钱给到位了,军队凝聚力极强,士兵对吴三桂的忠诚度也极高。

吴藩似乎比较有钱,钱给得够。

应该是吴藩吸了人家清廷二十年的血,再加上云南的铜矿,滇缅的茶马古道,还有平定贵州水西安家这种千年世家,他们的财富也是一笔惊人的收入。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云贵缺少耕地,致使粮价居高不下,大概要五、六两银子一担米(注1)。

导致士兵必须依靠战争来获取奖赏用以补贴家用,购买米粮,而频繁战争又会影响吴藩的粮食生产,从而拖垮吴藩。

另外,士兵的饭菜真不行,混个半饱,三天一操、五天一练时吃一回肉,士兵们竟说是大王仁义,感念大王的恩德愿效死命。

这时,从没饿过的吴少爷才知道:原来普通人,一辈子劳累奔波,能吃饱就已经是件幸福的事了。

双方士卒普遍瘦弱不堪,战时多数无甲,吴军只有基层军官才有披棉甲,或者是将领的亲军营才有甲。

离谱的是,清廷那边,绿营把总都未必有甲;而八旗军却基本全员披甲,但八旗又废了。

因此两军对比,战略上,吴军被清军压着;战术上,吴军却压着清军打,形成了微妙平衡,但时间一久,战略优势必定压过战胜战术优势。

吴世璠也曾想过,看看他能不能劝导一下湖广前线的阿爷作战,例如别打江西了,先把西北给拿下来,这样死磕江西,实际上是被清廷带着节奏打……等等,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想法?

你一个刚刚十一岁的娃娃,毛都没长齐就来指挥打了四十多年战的阿爷?呵呵。

出校场的时候,吴桐疑惑地问出了一个问题,

“少爷,我就觉得奇怪了,这军营校场,就能随便进的么?”

“额,好像有道理啊。”

注1:“(吴周时期)米一石价五六两”——《滇系》典故四《逆藩吴三桂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