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工地78(1 / 1)

王公亮作为广东布政使,不可能长时间留驻钦州,做这个“副总指挥”,这个名号基本上算是挂个名而已,真正负责协调各个衙门的是钦州知州张信。

但王公亮对汉王殿下祭出来的这一套被他称作“看板式管理”的管理方式非常感兴趣,三五不时便要从广州府跑到钦州港口的工地,参与这个所谓的“钦州港营建工程项目部”的各种大小会议,同时观察着钦州港营建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他发现这种管理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非常直观。各个小工程需要的材料、人力,各个工程的负责人、时间约束都清晰明了,并且定时通报,几乎杜绝了营建过程中的推诿、拖延等各种十分常见的弊端。他在钦州时几乎一言不发,只带着眼睛和耳朵来,然后带着满脑子的思考返回广州。

回到广州之后便开始在政务中悄悄运用这种“看板式管理”方法,广州布政司使的政务效率眼看着提升了一大截。

而最先实行这种管理方式的钦州港营建工程,进度比王公亮最初预计的要快得多。毕竟当朝王爷在面前盯着,而这位王爷又是当今陛下十分看重的嫡子,若是在钦州港的营建中露了脸、在这位王爷面前被记住了名字,眼瞅着仕途便能跨一个大台阶。于是乎所有在这个所谓的“指挥部”中挂了名的广东大小官员都十分积极,那看板上“时间进度”一栏中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是提前完成。

而这一切的基础并不是这种管理方法的便利性好先进性,也不是这些官员打了鸡血一般的状态,而是汉王殿下提供的几乎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当初朱瞻圻在应天卖那方子的事情如今沿着玉皂的销售路线几乎传遍了整个大明的官僚阶级和富商,凡是能消费得起这玉皂的人几乎都听说过汉王和赵王凭着一个从皇宫的犄角旮旯里面翻出来的方子赚得盆满钵满。汉王殿下不缺钱大家几乎都知道,却一时半会儿搞不明白这些充足的粮食从何处而来。

不过也不需要他们搞清楚这些粮食的来路,只需要知道这些供应充足的粮食让所有参与营建的工匠、力夫提供了充足的能量便好。

大凡兴建土木,总脱不开一个“劳民伤财”的评价,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力夫用肩膀扛起巨大石块,摇摇晃晃如同快要被压断腰一般,时不时便有人晕倒、吐血,然后抬到工地旁边的空地挖坑埋了——这几乎算是封建王朝大兴土木的常见景象。但在钦州港的营建中,这景象从未出现。

从广东各地招募呃工匠每天步履匆匆。从指挥部领出图纸,指挥着力夫挖掘、填埋或砌筑,大声吆喝着指出其中不对的地方,急了就骂人。力夫们脸上挂着憨笑听着工匠的呵骂,等工匠转身走了就做个鬼脸吐口唾沫,弯下腰修改被指出的不足之处。

喊着号子拉动夯绳,巨大的石夯落在地上发出沉闷的轰隆声。这号子总是带着点儿不正经,三两句之后就开始往哥哥妹妹那方面招呼。身着华丽衣衫的贵人倒是并不避讳,兴致来了还跟着喊两嗓子,一点儿没有贵人的架子。唯有带着一个娃娃到工地来的时候才会冷着脸让人收敛几分。

那小娃娃也是有意思,背着手小大人一般,头上总是扣着个竹篾儿编成的行军锅似的帽子,装模作样跟在工匠身后看图纸,还时不时点点头,如同听懂了一般。

工地上声音最大的不是那衣衫华美的贵人,也不是那装模作样的娃娃,也不是穿着补子的各位大人,也不是总是吆三喝四的众位工匠,而是肥头大耳的伙夫。

那家伙每天拎着大勺腆着肚子如同戏台上的大将军一般,身后跟着抬着巨大木桶的军士。木桶里边是白花花的米饭和漂着油花儿的炖菜。放饭的时候那伙夫用手里的大勺使劲儿敲一敲铜锣,张开嘴如同唱戏一般吆喝一声“放饭啦——”力夫们便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跑到木桶边排队打饭。一人两勺白米饭、一勺炖菜,米饭不够还能加,但不许浪费。炖菜里三五不时就有些肉丁,虽然不大,但每次从菜叶子里翻出来都如同捡了狗头金一般让人兴奋。

老天爷,一天三顿!这是来出苦力的吗?这明明是来享福的!何况这还不是官府征召的劳役,而是有工钱的活计!每个月一贯钱啊!虽然还不到一个月,没见到发钱,但这饭食已经够让人满意了!

更让人满意的是工地上不仅仅管饭、发钱,还给安排大夫。做活受了伤有人给上药包扎,生了病有人给号脉拿药。这天儿潮热,大木桶里面的凉茶就放在工地周围,当水喝。

据说这个工地是皇帝老爷的亲儿子负责的,果然是天生贵人、慈悲为怀,力夫里面年龄最大的板儿爷都没见过这么这样的东家。

也不知道这位汉王爷什么时候到工地来。要是来了高低得给他老人家磕一个。要是一个月期满、真的有钱发下来,那回了家还得给这位王爷立个长生牌位才行!

据板儿爷说,王爷不来也没关系,真到了发钱那一天,给那华丽衣衫的贵人说道说道,让他给王爷捎个好,别让王爷以为咱们这些泥腿子都是不知礼的蛮人就好。看那人穿的衣衫,大约是王爷家的管事儿的,也是个和善人儿,很对力夫们的胃口。就是心儿总有些龌龊,唱起黄腔来比这些大老粗还粗俗,回到王府冲撞了王爷怎么办?

朱高煦今天又乐乐呵呵带着朱瞻圻到了工地。他总是觉得自己儿子脑袋上面扣着一口锅不太好看,但架不住儿子死活不摘,甚至妄想将另一口更大些的扣在他脑袋上。汉王殿下倒不在乎丢丑,但心理却十分排斥这玩意儿扣在脑袋上,只要儿子有这提议,就觉得身上着了火一般难受,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

工程进展很快。最先修建的造船船坞基本上已经完工,港口的仓库也已经完成了五分之一。船坞位于海港最深处,朱高煦已经派人回云南府召唤那几位工部大匠了,真正的大船马上就能建造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