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回家过年96(1 / 2)

经过打磨后呈现亮银色的、馒头状的金属块就摆在朱高煦眼前,徐青将馒头立起来,让底部有边有棱的位置朝上,一锤子下去,砸掉了一块,断口处露出如同砂砾一样的断面。

“这是……没成功?”朱高煦疑惑道。

“成功了。”朱瞻圻解释道,“炼出来的是生铁,又硬又脆。用生铁再炼钢就比较轻松了。”

朱瞻圻没给朱高煦解释钢和熟铁、生铁的区别,但徐青知道这三种东西是怎么回事儿。朱高煦不需要知道,徐青知道就行了。

果然朱高煦也没问用生铁炼出钢来,而是问道:“那炼出钢来就能用钢铸炮了?”

“没那么简单,王爷。”徐青摇头,“炉子太小,一炉铁水不够铸造一门火炮。而用不同炉子炼出来的钢没那么均匀,混在一起铸造火炮使用时可能会出现裂纹甚至炸膛。”

“那就弄个大炉子?”朱高煦挑了挑眉毛,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最简单的解决办法。

“这是一个办法。”徐青点头,“但也不是说起来那么容易。炉子大了能够承载的铁水就多,用泥盘的炉子能不能承载得住是个大问题。万一在冶炼的时候炸了炉,可能和火炮炸膛差不多危险。不光是能不能承受得住铁水重量的问题,炉子越大烧的时间越长,估计现在用泥盘的炉子也承受不住这么长时间的炙烤。”

“所以倒不如研究一下如何用不同的炉子也能炼出同样品质的铁或者钢来。”朱瞻圻补充道,“虽然需要试验许多次,虽然听起来比直接建造更大的熔炉要复杂麻烦得多,但却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因为钢铁的用途并不仅仅只有铸炮这一种。以后有需要不同硬度、韧性的钢铁,直接从这个研究里面找答案就好。当然了,更大的炉子也是要研究建造的,这关乎冶炼效率。不过这个活儿让邹智竑邹大匠接过去了。”

邹智竑搞出了石墨坩埚,虽然在第一次煤炭炼铁的试验中暂时只是用来冷却和转移铁水,并未用在直接的冶炼工艺上,但也让这位原本擅长造船的大匠体会到了跨界的快乐。而且徐青已经着手研究是不是可以用这种坩埚作为生铁炼钢的主要工具了。既然邹智竑已经在耐高温材料上面有了突破,那么去研究研究耐火砖和更大的熔炼炉,马马虎虎算是对口。

要说起来,被朱棣派给朱高煦带到云南的这四位工部大匠,原本都是造船专业的。如今第一种大船设计完毕,并且已经进行了海试,算是建造成功了,原本应该功成身退回应天领赏的。但汉王府爷儿俩总是冷不丁搞出点儿吸引人的东西。徐青原本是“钦州号”大船的设计总师,如今已经在钢铁冶炼专业打马狂奔了。邹智竑不过是徐青的副手,如今也开始研究起了耐火材料,眼瞅着也要出成果。至于另外的两位工部大匠,什么时候有名字估计要取决于他们什么时候能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研究成果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