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为何我做不得(1 / 2)

二月天气,北平还是春寒料峭,金陵已经春暖花开。

如今已经是永乐二年,朱棣在大明皇帝宝座上已经坐了快两年的时间。

据说中国历朝以来统一天下都是从北往南打,唯独朱元璋从南往北驱除鞑虏,建立大明。结果这从北到南的这一仗最终还是被他的四儿子给补上了。

在金陵登基的朱棣依然放不下龙兴之地的北平——或者说,防备乃至进攻被朱元璋赶到北方草原的鞑子,是朱元璋交给燕王朱棣的任务,哪怕朱棣如今已经进了金陵做了皇帝,也依然放不下这个重任。

所以虽然朱棣作为皇帝坐镇金陵,他的三个嫡子却依然留在北平——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任务就这么一代一代父子相继。

不过东宫之位不可久缺,皇帝的儿子也不能一直不明不白地被叫做“公子”。所以永乐二年二月,朱棣遣隆平侯张信、驸马永春侯王宁召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兄弟三人到南京接受册封。

朱瞻圻如今就坐在朱高煦的马上,随着马背的起伏,晃晃悠悠进了金陵城。

跟着这兄弟三人进京的“皇三代”就俩,一个是三代中的“老大”,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另一个便是朱高煦的次子朱瞻圻。

这个从小流落在金陵,一直到四岁靖难功成才被寻回的朱高煦次子在北平城那是大名鼎鼎。一方面,这个垂髫幼童极为聪明,几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让北平负责皇室子弟教育的大儒纷纷称奇不已;另一方面,这个小家伙与他亲爹看起来十分不对付,经常说不了两句话就会吵起来。偏偏这个小家伙嘴巴厉害,经常搞得朱高煦哑口无言。而除了朱高煦这个亲爹,朱瞻圻对其他所有人都是一副春风拂面的和善样貌,上至大伯朱高炽三叔朱高燧,下至王府的夫子侍卫,都是一视同仁的礼敬有加。但怪就怪在这里,这小子整天和他爹吵,他爹偏偏并不讨厌他,反倒时常将他架在脖子上在北平城的街上溜达。

就像现在,朱高炽带着儿子朱瞻基坐马车,朱高煦却把朱瞻圻拥在身前,同乘一匹马。小家伙对于他爹时不时就故作豪放的哈哈大笑看起来极不感冒,时常露出嫌弃的样子。

皇帝的亲儿子进京,场面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么一个队伍走在街上还是很引人瞩目的。很快这对看起来十分奇葩的父子就被人看在眼里,父子俩却看起来毫不在意地样子,一个惯常大声说笑,另一个习惯性地一脸嫌弃。

不过皇三代的日子还是很好过的。如今的朱瞻圻比刚离开徐家小院的时候高了不少也胖了不少,一张小脸圆滚滚胖嘟嘟,虽然不甚白净,却也是个可爱地童子模样。

但从北平将一行人接来的隆平侯张信却不敢将这个看起来十分可爱的小家伙当成普通孩童。从北平到金陵三千多里的路程,小家伙没叫苦没叫累,每日必然操持木刀与朱高煦对战一刻钟,舟船之上依然手不释卷,彬彬有礼有礼有节。更难得的是,不管对叔伯侯爷,还是对船夫车夫看起来都是极有礼貌的样子。这一路上不管是朱高炽还是张信、王宁,都对这个孩子赞不绝口。朱高煦这个亲爹虽然时常被这小子怼的张不开嘴只能举巴掌,但也在众人对他儿子的夸赞中忍不住咧嘴大笑。

只是可惜了,是个庶子。

张信看了看那个坐在马背上显得小小的、却依然挺直着脊梁的身影,忍不住看了一眼驸马永宁侯王宁。

要知道,永宁侯王宁和淇国公丘福就是劝皇帝立朱高煦为太子的靖难武将集团的首脑人物。已经在朝中和支持立朱高炽为太子的解缙、黄淮、金忠、尹昌隆等起了许多次冲突。而解缙劝说皇帝立朱高炽为太子的理由之一便是“好圣孙”!

张信心中转着万般念头,忍不住又看了看队伍中那辆庞大的马车。正好看到一个白净的孩童正好掀开车帘,从窗口探看着金陵街头的热闹与繁华,与张信的目光一碰上,便露出一个略显羞涩的微笑,缩回了马车里。

张信忍不住叹了口气:这不是撞上了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