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大跌眼镜(2/2)58(2 / 2)

送走了前来学习专业技术的太监,朱瞻圻自觉自己牛气冲天,迈着四方步到了翠湖边,却在工部大匠的口中又得知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

自己提供的粗略的西洋帆船技术,远比不上传统的中国帆船技术!

换句话说,大航海时代牛皮哄哄的西洋帆船,玩不过老祖宗留下的硬帆船!

再换句话说,阻碍封建帝国走向远洋的从来是不是技术原因,而是政治原因和文化因素!

这意味着后世许多穿越文又给朱瞻圻挖了个大坑!

不过朱瞻圻苦思冥想之后也能释然,西洋航海技术从什么地方发展而来的呢?

地中海!

和我大中华出了门就是太平洋这个地球上的第一大洋相比,地中海那就是个大一点儿的澡盆子!虽然中国古代几乎没有远洋需求,但在太平洋上搏击风浪、哪怕仅仅只是在太平洋近海打鱼商贸,也比地中海那澡盆子中泛舟的西洋人更需要更好的船舶设计要求!

中式硬帆比西洋软帆更优的设计恰恰就是来自于硬帆。硬帆并不是说船帆坚不可摧、铁板一块,硬帆其实也是柔软的编织物,但在帆上用竹竿、木棍甚至金属进行支撑,如同骨架一般将柔软的编织物撑起来,能在帆面天然形成多个如同后世飞机机翼剖面的形状构造。而由此带来的好处就是,这种帆八面吃风,顺风时兜风而行,逆风时凭借类似于伯努利原理的道理,也能跑得极为顺畅。西洋软帆逆风时也能走,但只能小角度调整船帆,利用不同的空气压差走之字形。相比而言,单单在速度层面,中式硬帆就比西式软帆强得多!

但是朱瞻圻拿出来的东西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比如用尾帆协助调整航向和船身姿态、舵轮设计及布置、船甲板布设、热武器在船上的布置等等,也同样得到了工部大匠的认可。

于是朱瞻圻让这些大匠将这些日子讨论的东西汇编成册,让人送到了郑和手中。然后就开始算计着从什么地方找木头,开始制造属于他的第一艘帆船。

不过在云南这内陆造大船是不现实的,最多只能造个大小差不多的模型,放到翠湖里面跑一跑。真正的大船还得等到海港码头有个雏形之后才能安排。

但在合浦考察的人暂时还没回来,朱瞻圻也只能按下性子。不过去安南买粮食的人倒是先回来了。给朱高煦和朱瞻圻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