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才杰百集(1 / 2)

月旦评分为文评、武评和谋评,因何有了谋评?

自然是与当下这世道有关,现在虽是汉朝天下,但各地权臣贵族早已形成固有势力,名义上归朝廷管辖,实际都各自治理着一方百姓。各州郡、诸侯国以封王、权贵、国相三权组成的固有政治结构(封王为王室分封世袭制,是各州郡、诸侯国的君主幕后所有者;权贵为世族世袭,是各地方州郡、诸侯国的实际控制者;国相/刺史这类为朝廷任命的名义上地方最高统治者,如今却是势力最微的,若无强大背景,则无名亦无实权,只得依附于其它两方,做其傀儡)。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自然就产生了扶持各方力量斗争的新学术派系-谋派,这一门科目也最为复杂,大体上包含了兵法阵法、权谋诡辩、道法异能三个方面。

李茂清楚其中内幕,谋评为当下主流科目,用途和价值都远高于其它两门,而且他从小一直修习的也是这个方向,故选择谋评是无疑的。

而我对那权谋之术一窍不通也不感兴趣,选了自己最擅长的武评。

还有最为冷门的则是王勉选择的文评,如今这世道,人说状元无处投笔,虽有夸张成分,但原先那般靠一篇文章出头入仕的好年景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

到了许府,本届月旦评真可谓是声势浩大,各地名士齐聚,还未评选其名号却已是传遍海内。

尤其是谋评,有颍川系司马氏一众、荀家、程家等,江东系陆家、张昭张纮家族等;荆州系有诸葛氏、蔡、马、庞、黄等家族;还有北方的青、幽、并、冀名士才杰齐聚,士族林立。这其中有个叫荀彧的才子,与李茂年龄相仿,都是颍川人,世家子弟,自小便相识。荀彧此番本是跟着比他大五岁的侄子荀攸看热闹来的,见李茂报名便也争抢着报了上去。

武评也是人才济济,有江东、荆州、长沙一带的孙坚、程普、黄盖、韩当、祖茂等南派名士。也有北派的吕布、华雄、徐荣,颜良文丑兄弟、张郃、高览等,说起来这河北四庭柱与我也算认识,上次公孙瓒婚宴一场闹剧,不知他们是否还心有挂怀。中原一带派系众多,多以家族为阵营,有吕虔、黄忠、典韦、许褚、张辽、徐晃、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乐进、于禁等,可谓是猛士云集。

相比之下,文评就冷清了许多,只有陈琳、孔融等人的小有些名气,其余的我看都是滥竽充数,没有真才实学。

我于身边众人议论中,已然对本届参评人有了些了解,再看评比规则:“文评比的是诗词文章,状元奖励为《春秋挥毫》,相传是春秋时期孔夫子之笔;武评则是直截了当擂台比武,状元奖励为《沐经源》,此秘宝我听师父说过,当时罕见,能梳理人体奇经八脉,对我的先天奇经有贯通之功效;谋评比的是兵法阵法,以考官临时拟定背景,考生脑中模拟演练,在2个时辰内完成沙盘对决,至于权谋、观星等本领则无法公开评比,只能竞状元奖励为《遁甲天书》,此书来源未知,据说分《天遁》、《人遁》、《地遁》三部,民间尊其为上古奇书。”

“听说本届主办人特请来大司徒王允观评,另有袁家大公子袁绍亲临。”王冕轻声说道。

袁绍此人李茂早有耳闻,据说他满腹韬略,胸怀广博,胆识也过人,家里四世三公,威震海内。袁绍从小广交豪杰,早已声名显赫,可谓是振臂一呼,八方应举。

“此等声望,当可撼动朝野......”我不由得心生感叹。

大会报名历时一个月,紧接着进入为期七天的赛前准备。

这几日,颍川全城迸发着似火般的朝气,“真所谓最是人生逍遥刻,阳春三月不知秋啊。”王勉感叹道。

我点点头,来不及思索,一头扎进这闹市之中。

据李茂说约有一万余众的考生从全国各地赶来,此时的街巷中已是摩肩接踵之状,我们挪步在拥挤的人潮中,望着年轻人脸上洋溢着的欢愉,尽情享受着四周浓郁的青春气息。

我看到与我一般大小的男孩女孩,大家似乎早已将评比之事忘到脑后,只是在尽情感受他们的豆蔻年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