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安置(求追读!)27(2 / 2)

看看府库里的粮草一日比一日少,韩据表面不动生色,但心中非常焦急。

三台流民由于至乐平后,有所食,有所宿,故大多数还是很安分的。

若是一旦断炊,韩据都不敢想会爆发怎样的骚乱,只能强撑着。

刘群见韩据这几日确实辛苦,便连连赞其为王佐之才,国之柱石,并言将上表为其请功。

韩据这才展开笑颜,与温峤、刘群对饮。

几日之后,刘群率大军,将三台流民尽数迁往太原。

刘群前往邺城迁民之时,刘琨也没闲着。

自去岁刘粲偷袭晋阳以来,刘琨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于是在刘群迁民之时,刘琨趁匈奴主力,远在关中鏖战,亲率大军南下上党,攻占了武乡,涅县等县,与匈奴以襄垣为界,复置了上党郡。

刘琨南下上党,并不光是因为去岁匈奴偷袭晋阳之事,还是因为上党郡的位置实在是重要。

上党郡,地势高险,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其又是并州的南大门,连通司州。

刘琨若占据上党,则可凭山河之险,将匈奴人挡在并州之外。

而若是匈奴人攻占了上党,则可以并州为基地,不断侵扰太原,谋夺并州。

刘琨出兵上党也是被迫之举。若不夺回上党,太原上下需日日提防匈奴的进攻,实在是不利于太原郡的治理。

八王之乱,司马氏诸王和刘渊轮番上阵,并州被打成白地,人口锐减,土地荒废。

刘琨出镇并州后,好不容易恢复了元气。但也只是太原一郡而已,可以说,一旦太原不保,并州也就完了。

刘群率三台流民至晋阳时,刘琨还未回师晋阳。

刘群便与温峤、卢谌等人商议,如何分配这十万人。

温峤、卢谌皆认为,三台流民应尽数安排于太原郡屯田。

原因无他,太原郡在并州六郡中,地理位置最好,局势稳定。

同时又能提供屯田所需的粮草与农具,种子等一系列所需。

相比其他郡县,在太原郡屯田收益最大。

但刘群坚持迁万余三台流民北上雁门,屯田雁门。

原因则是雁门郡虽将乌丸人编户,增加了不少人口,但乌丸人倒底是汉化不深,仍是不稳定因素。

故为了改变雁门胡多汉少的局西,刘群便坚持迁万余三台流民北上。

而且由于雁门郡的驻军也需要太原郡供给,但太原与雁门相去甚运,运输粮草费时费力。

如今将万余流民迁往雁门屯田,不出数年,雁门郡便可自给自足,无需太原郡的接济,来供养军士。

见刘群如此坚持,卢谌、温峤便接受了提议,三人草拟好方案,只待刘琨首肯。

几日后,刘琨大军凯旋归来,刘群等郊迎刘琨,恭贺道:“恭迎使君凯旋而归!”

“为使君贺!”

“为并州贺!”

“诸君请起!随孤入城”

“诺!”

刘群等跟在刘琨身后,接受晋阳百姓的欢呼声。

此前并州对匈奴鲜有胜绩,此番不但痛击匈奴,还收复了上党北部。

于军心,民心自是提振。

故刘琨凯旋之时,才引来了这么百姓围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