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洪水54(2 / 2)

襄国现在为刘群占据,石勒必须重新占据新的根据地,才有可能东山再起,而蓟城就是不二之选。

但被洪水摧毁的蓟城,显然不是石勒所能接受的,这也是其为什么不肯决堤的最大原因。

可现在一切都不重要了,王浚宁肯派兵冒险夜袭,也不愿投降。

那么石勒也没什么必要心慈手软了。

第二日一早,蓟城的天空上,便已是乌云密布,渐起雨滴,且欲下欲大,像是在为蓟城悲惨命运哭泣。

山丘之上,正站着石勒等一行人,石勒在看蓟城最后一眼后,下令道:“决堤!”

收到命令的军士冒险决开了易水大堤的缺口。

霎时,洪水从缺口处喷涌而出,如脱缰的野马一般,一发不可收拾。

就连决堤的石勒军将士,一时反应不及,连人带船,全部淹没在洪水之下。

易水本就容易泛滥,在雨季的加持下,比往年更加汹涌,更加可怕。

洪水从石勒等人面前经过,涌向蓟城,城外百亩良田片刻便被淹没。

当洪水蔓延至城下时,幽州军士恐慌地尖叫道:“洪水,是洪水!”

“快跑,洪水来了!”

军士们奔跑的速度,哪里比得上洪水的速度,纷纷淹没于其中。

至于号称“坚城”的蓟城城墙,在洪水的力量下,变得无比弱小,脆弱。

在洪水的猛烈冲击下,砖石横飞,泥土飞溅,坚固的蓟城城墙,很快便倒塌一大片,缺口无数。

其实不是蓟城不够坚固,实在是大自然的力量过于强大。

蓟城城墙在当时除了洛阳,长安等,几乎没有能比得上它的。

王浚在治幽州期间,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力兴建蓟城。

蓟城原先并非是燕国的首都,而只是燕国三都之一的上都罢了。

相反,在燕侯姬克受封于燕后,数代燕君皆是定都于燕国南部的燕中都(今北京房山)和下都(今河北易县)。

作为上都的蓟城一直默默无闻,直到一位雄主的出现——燕昭王,才改变了一切。

昭王迁都上都,由此才开启了蓟城作为燕国首都的历史。

都蓟城后,蓟城便展开了大规模的筑城,战国时的城墙便被一直流传到西晋。

可由于战国时技术落后,城墙乃是夯土所制,在岁月的侵蚀下,破败不堪。

王浚于是将从河北百姓那里,剥削而来的钱财,用于重新筑城。

魏晋时,筑城技术已经突飞猛进,开始使用砖石,进行筑城。

而蓟城的新城墙,便是由此筑城,为了更加坚固,王浚甚至不惜使用只有当时贵族才会用的青砖,来建造城墙。

城墙建成时,王浚曾豪言道:“蓟城,天下之坚也,何人能破之!”

可王浚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一日,其亲手建造的蓟城竟会毁于洪水之下。

大水源源不断地涌入城中,将屋舍,楼台尽数摧毁,一片狼藉。

百姓在洪水面前,无力抵抗,要么死于洪水,要么则只能挣扎于其中,等着死亡到来。

大水灌城,饶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寒门,皆不能幸免于难,燕台宫亦是当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