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素描稿,触发挑战任务182(1 / 2)

画室里非常安静,只能听到铅笔或炭笔划过纸张的声音。

大部分学生们已经站在自己的画架前,开始起稿,只有姜哲和几个同学还在观察或画草稿。

姜哲已经习惯在画正稿之前,用大量快速的练习,来验证自己的构思。

以他绘画能力,足以解决记录形象这样的问题。大量的详尽的草稿,可以帮助他尽快把握人物的特点,考虑如何塑造人物的性格,然后再根据画面需要,增减背景和装饰物。

他想在正稿之前,尽可能的用草稿解决问题,在画正稿的过程中,专心解决美感的问题。

两小时过去,姜哲画了十几张草稿,终于选定自己想表达的角度和画面的美感。

这张画要表现的是一位老人的形象。

老人相貌与年轻人不同,不可能去表达那种普通意义上的美或者漂亮。

他的美,应该是一种时间的沉淀、岁月的痕迹,在塑造这类形象时,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和丑、怪联系到一起。有人分不清岁月积累和丑怪,就会陷入怪圈。

他打算部分采用丢勒和安格尔的素描方法,强化塑造人物,减弱背景的存在,着重刻画神态,来增加画面的可读性。

傍晚,她正在吃饭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后,立刻给姜哲打电话。

姜哲很平静:“什么时候才能知道确定消息?”

姜哲的油画作品——舞者,已经进入在大学生书画联展的最后评选环节。也就是说,他一定会获奖,但具体奖项,还不清楚。

姜哲想画出老人形象的独特,描绘出每一根皱纹包含着故事的沉重感觉,同时也要避免丑怪的视觉刺激。

此时,模特已经到点下班。

他除了要考虑用人物动作,神态来刻画老人内心世界之外,周围所有物像,都要为这种主题,进行取舍甚至改变。

事情还没公布,多想无益。

“明白,谢谢你。”姜哲表达谢意,和汪真聊了几句,才结束通话。

第二天,继续作画。

姜哲站到画架前,在心中模拟几遍起稿过程,拿起铅笔,先在纸上定位,然后果断下笔。

省城,汪真送别时代拍卖公司的人,就立刻回来盯着画展的动静。

他起稿的方法已经不再局限于直线切型,而是直线弧线并用,定住人物轮廓结构后,简单分出空间层次。

电话很快接通,汪真把刚才听说过消息告诉姜哲。

姜哲也放下画笔,审视画面,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明天再进行调整。

他打开系统,却没看到任何提示。

课题要求画全景素描,最近他看过克拉姆斯柯依的原作,但是,他不想把作品画成俄式学院派的画风。

汪真说:“下周就会公布。我猜,拍卖公司选中你的作品上拍,对评选结果应该也有影响。组委会的部分评委,和他们关系不错,会考虑这个事情。现在,你知道和拍卖公司合作的影响了吧。”

不少学生注意到,楚老师突然被胡老师叫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楚老师跟着胡老师走向会议室:“什么事这么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