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完成挑战,抽奖185(1 / 2)

姜哲回忆自己看过的蒋兆和作品,在心中模拟其技法,但是,在描绘这幅女子肖像时,不能死板的挪用其描绘人物面部的办法。

女子面部不像男子那样棱角分明,皴擦笔墨效果多集中在五官和脸部轮廓上。

他慢慢调整人物的素描效果,觉得达到预想效果的八成,就果断停笔。

他往碟子中倒入现成的胶矾水,兑入清水,调制到合适的浓度,接着用大号毛笔,蘸着胶矾水,薄薄的涂在画面人物部分,然后,拿起吹风机快速吹干。

部分素描效果做底子,加工笔罩染色彩,就是他想出来折中的办法。

在生宣纸上画人物,有几种特殊的技法,但是,他目前并没有掌握,勉强使用只会弄巧成拙。所以,他便考虑用工笔重彩的罩染办法,模仿油画的罩染技法,以胶矾水作为隔离层,进行层层渲染,避免色彩混杂。

他调好女子肤色,用整体罩染法,画人物面部与手臂,接着罩染衣服鞋子油纸伞的底色。涂完第一遍底色,利用颜色干燥的时间,勾画背景。

姜哲画背景时,直接用大笔皴擦涂抹,粗放的笔法与人物细腻的笔法正好形成对比。

画好背景,他对人物的面部和手部进行深入刻画,分染一遍到两遍,再次平涂胶矾水。

为了节省时间,每一次涂抹胶矾水,都要用吹风机吹干画面。此时,几层半透明的色彩与素描底子共同起作用,让人物变得生动。

他对自己的第一幅国画人物肖像,不太满意。在画完之后才发现,画面有点过于甜美。但应付检测,应该没问题。

“多好的一套工具,你不用?”

学生们创作的时候,检查组再次进行巡视。

这一层色彩,已经把人物的形象刻画完整。

有位老师看到部分学生面对难题,暴露问题,忍不住叹气:“有些学生,就是不会活学活用。”

此时,浓重的色彩已经把部分墨线给盖住,需要用深色来重新勾勒重要线条。他在二次勾线时,并没有完全重复第一遍的墨线,而是略有变化,让画面效果更自然。

国画专业的老师听到了议论,小声说道:“他的造型能力没问题,而且,我看他勾线的用笔很好,应该是有书法的基础,不会太差。”

姜哲向墨色里加了点花青色,开始的分染头发,和瞳孔、眉毛,然后用深赭继续勾描五官。

她等着姜哲一起离开画室后,问道:“你画的女孩儿是谁?感觉特别漂亮。”

负责考场的老师提示他,把画留在原地,就可以离开。

姜哲署名落款,用小毛笔蘸着红色,写出一枚印章的效果。

另一位老师小声说道:“是不是抽签的事情弄得太明显了,检查组故意出这种难题。”

他用两层色彩叠加,完成服饰和油纸伞的装饰。

姜哲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行为,让秦教授很满意,但是,他还是谦虚的说道:“看看最后效果怎么样吧,但愿别弄得不伦不类。”

兰馨此时也完成创作。她抽到的是水法话,对她来说并不难。

此时,姜哲已经在处理人物服饰。女子穿的旗袍上有传统,可以用来增加装饰美。

国画专业的老师,注意到姜哲的创作过程,悄悄的对秦教授说道:“你们这学生够聪明的,把素描和工笔重彩罩染、油画罩染的技法结合起来,避免在笔墨功夫上露怯。”

他及时停笔,审视画面。这幅作品的背景刻画,偏重平面化和装饰化,有部分国画的韵味儿,人物则偏写实唯美。

这时,检查组的人过来,众人停止议论。

姜哲心想,能被称为天仙的明星,当然漂亮。自己的画只有八分像,但是已经足够美了。他解释,人物是自己杜撰的,然后把手里的工具箱,递给兰馨。

姜哲说:“我家里有一套,多了浪费。”

兰馨接过工具箱:“却之不恭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