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回 同乡暖炉会93(1 / 2)

翌日,晚膳后,兴国寺浴室院。

苏辙百无聊赖,精神恹恹地说:“哥哥,咱们这天天枕籍经史、昼耕夜诵的,我都感觉自己快要发霉了。”

苏轼无奈地说:“咱们不是昨日刚陪阿爹外出去过欧阳府吗?又不是天天足不出户闭门苦读。”

苏辙眼珠滴溜溜一转,带有讨好之色地问道:“哥哥,都好几天没看见林兄了,咱们要不找林兄一起去逛州桥夜市吧?”

苏轼略有迟疑:“这两天林兄好像挺忙的,有不少参加省试的福建路同乡都来到了开封府。无论是否熟识,都慕名找林兄聚会结识一番。”

苏辙得意地说:“那是,谁叫咱们林兄别头试第一呢!”

苏轼没好气地撇了苏辙一眼:“又不是你第一,有啥好得意的。话说回来,弟弟,你必须再接再厉啊,省试不仅要通过,还要取得较好名次……”

“打住,打住!”苏辙立马打断了苏轼的“唠叨”,推着苏轼直往门口而去,大笑打趣道,“哥哥,你就甭装了,指不定你比我还想出去玩儿呢。快走吧!”

“哈哈,讨打!”苏轼气笑。两人嬉笑打闹着直奔林希租住的房间而去。

苏轼兄弟俩来到林希租房门前时,其房门正敞开着,阵阵白烟从房里飘出,香气扑鼻,热火朝天的谈笑声一并从房里传出。

苏辙用力吸了一下白雾,瞬间陶醉,扯着嗓门嚷道:“林兄,我和哥哥过来了啊。好啊,这开小灶都不带叫我们的啊!”

苏辙扯起苏轼的手臂,急冲冲大步迈入。此时,房间内包括林希,一共有五人。其中一人年纪稍大,三十出头的样子,其余皆是二十来岁的青年。

“哈哈!子瞻和子由来了啊!”林希连忙放下碗筷,起身迎向苏轼兄弟俩,热情洋溢地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们这才将将开吃,你们俩这下有口福了,快快入座。”

林希让苏轼兄弟俩插空入座,七人满满围坐一桌。林希开口介绍:“子瞻和子由是亲兄弟,益州路眉州眉山人,我在开封府结识的知己好友。子瞻是本次开封府解试的第二名。”

随后,林希的目光落到在座的另外四人,开怀说道:“这四位都是我福建路的同乡挚友,都是赴京参加明年省试的。今天是我们的一次小范围同乡会。”

随即,林希一一介绍四人。

章衡,字子平,建州浦城人,今年32岁;章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人,今年22岁,辈分上是章衡的叔叔;吕惠卿,字吉甫,泉州南安水头镇朴里人,今年25岁;杨汲,字潜古,泉州晋江人。

四人性格鲜明。章衡年纪稍长,为人沉稳随和;章惇虽然小章衡十岁,但是章衡的叔叔,对于章衡确是以长辈自居,为人最是傲然;吕惠卿目达耳通,为人左右逢源;杨汲沉默少言,为人最是低调。

林希见苏辙瞟着桌上风炉有些心不在焉,挤眉弄眼道:“子由,这可是我们福建路的特色美食‘拨霞供’,冬季食之最是美妙。吉甫专程带来京师的武夷山野兔作为主食,剥皮去骨,切成薄片。燃起风炉,炉上放半锅水烧沸。热汤翻滚,仿佛晴江涌起雪白的浪头,夹着切成薄片的野兔肉,在热气蒸腾的汤水中一撩拨,殷红的兔肉片立马化作云霞般的浅粉色,再蘸上酒酱椒料制成的调味汁水,入口一咬,一种愈发鲜美泼辣的味道立即就会激活全部津味。取名‘拨霞供’,最是贴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