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回 一战封神94(2 / 2)

苏轼兴奋地拉起张载的手臂,激动地说:“张兄,此为争鸣台,专为众考生学子登台发表自己的学问思想而搭建。张兄,你务必要登台演说,你的‘气本论’和惊世骇俗的‘横渠四句’,必定让世人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一鸣惊人,就在今朝!”

众人皆是惊疑不定地来回扫看苏轼和张载,就连苏洵和苏辙也不例外,似乎都觉得苏轼的话语有些张大其事。

张载坦然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平和地笑对苏轼说:“苏兄,争鸣台而已,我不登不争。著书立说,后世自知。”

苏轼心急火燎,知道张载已无年轻气盛时的好胜之心,他不愿张载错过这个一战封神的绝佳时机,把心一横,只能赶鸭子上架了。于是,大踏步径直走向争鸣台,一跃而上,抱拳朗声道:“不才苏轼,益州路眉州眉山人,本次开封府解试第二。本人今天向在场各位隆重介绍京兆府路郿县横渠镇张载。张兄学贯古今,其博学宏才令苏某高山仰止。”随即,深深地看了张载一眼,声如洪钟地喝道,“张兄!”

张载先是无可奈何地摇头苦笑,随后听到苏轼不惜自贬也要抬高自己,正色肃穆起来。这般知己挚友,岂能辜负?

张载站在台下,对着台上的苏轼抱拳深深一拜,毅然决然大步登台换下苏轼。

目为神舍,眼到则神至。张载立于台上,眼神开合间气势迅速崛起,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地开口:“依据我的气本论思想,‘气’是人和万物产生的最高体系和最初始基,万物由气产生,万物又不断复归于气。气作为实体,无所不在,永远同一……”

随着张载口若悬河的演说,原本嘈杂喧嚣的藏经阁竟然逐渐变得安静下来,直至众人屏声静气。此刻藏经阁的“诡异”氛围与相国寺别处格格不入,就连过往之人也受其影响,路过藏经阁时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停止了攀谈。

此地唯一的声音就是张载对于“气本论”的阐述:“气的本然状态是无形的太虚,气的基本特性是运动与静止,充满宇宙浑沌无间的太虚之气,是在不断进行郁蒸凝聚、健顺动止等不同形式的变化。万物的生死,动静的改变,都是气的万殊变化的体现和变化的结果。太虚之气之所以能不断地运动变化,是因为太虚之气是阴阳之二气的合和体。太虚是阴阳未分的浑沌状态,也称之为元极。阴阳分化为太极,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阴与阳。阴阳交互变化而生万物。太虚之气包涵着阴气与阳气两个矛盾的方面。阳气的特性是清、浮、升、动;阴气的特性是浊、沉、降、静。阴阳二气处同一个统一体中,既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相互激荡,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生发。所谓独阳不生,孤阴不长。阴阳二气的这种关系的运动变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在场众人专心致志地聆听张载对于“气本论”的阐述,内心早已轰鸣不绝,惊耳骇目。

“讲了这么多,其实这些都是小理。关于至理大义,我张载穷尽毕身所学,总结提炼了以下四句。”张载坚定的目光扫视全场,直至最终落到苏轼身上。

苏轼心潮澎湃得近乎热泪盈眶,身体止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横渠四句即将横空出世,光照万古!

张载收回落到苏轼身上的目光,敞开双臂拥抱这大好河山,热血沸腾的话语震天动地:“我辈读书人,后辈读书人,穷极一生所追求的至理大义乃是: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轰隆隆!”暖阳当空,惊雷骤起,响彻云霄,全场所有人尽皆石化。众人和惊雷一起见证“横渠四句”的从天而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