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回 制科延期114(1 / 2)

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苏轼26岁。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刚过,为了专心致志备考,苏轼苏辙兄弟移居怀远驿。

怀远驿,为京都四驿馆之一,位于丽景门河南岸。

兄弟俩在怀远驿生活十分清苦,一日三餐就吃“三白饭”,即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

石火光阴,一晃就是半年。

这半年间,苏轼和苏辙各自作出《进策》二十五篇、《进论》二十五篇,集中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系统性地提出了自己的革新主张。然后将各自的五十篇策论请举荐人(苏轼的举荐人是欧阳修,苏辙的举荐人是杨畋)上奏朝廷,由两制官员(翰林学士为内制,中书舍人为外制,两者合称两制)进行第一轮的制科审读。

这天夜里,怀远驿屋外刮起凄厉的西风,疏疏密密的雨点不断拍打着窗棂。

苏辙正好读到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韦苏州集》,“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不禁触景生情。

兄弟俩心灵相通,苏轼第一时间觉察到了苏辙情绪的变化,微笑着问:“怎么了弟弟?为何突然黯然神伤起来?”

苏辙勉强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垂头丧气地说:“哥哥,打我出生以来的这二十三年,咱们兄弟俩一直形影不离。就连哥哥当初去中岩书院求学,我也步履不离。”

听到苏辙说起此事,苏轼会心一笑,苏辙这个小拖油瓶当年就已“尾大不掉”。

苏辙无精打采地继续说道:“这半年来,虽然咱两挤在一间小屋里面苦读写作,但天天与哥哥为伴,我非但不觉得生活艰辛,反而乐在其中。”

苏轼拍了拍苏辙的肩膀,给其无声的安慰。

苏辙情绪有点蹦不住了,语气带着哭腔地说:“哥哥,咱兄弟俩马上就要步入仕途从此天各一方了,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这样的风雨之夜,可以轻松惬意地相知相伴?”

苏轼亦是感慨不已,一把搂过苏辙的脖颈,给了苏辙一个大大的兄长拥抱,哭笑不得地说:“弟弟,你都二十三岁娶妻成家了,还哭鼻子呢?放心吧,只要咱兄弟俩将来不留恋仕途,争取尽早功成身退,到时一起衣锦还乡继续过那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岂不美哉?”

“当真?”苏辙破涕为笑。

“当真!”苏轼宠溺地揉了一把苏辙的脑袋,语气毋庸置疑。

怀远驿的“夜雨对床”之约,是苏轼苏辙兄弟情深的标志,但人生诸事往往事与愿违。

苏轼苏辙毫无意外地通过了两制官员的第一轮制科审读,顺利拿到了准考证。此次制科共有三十三人取得了考试资格。

策论考评通过后,考生即将迎来八月初的制科考试第二步“秘阁六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