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回 八大书院(2 / 2)

如果将这八大书院比作北宋第一流书院,中岩书院作为川峡四路下辖眉州的地方性书院,差不多能够算作北宋第三流书院之列。

唐代设置剑南道,分剑南西川和剑南东川,加上山南西道,时人称为“三川”。宋代基本行政单位是路,当时的四川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行政单元。宋代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地区分置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时人称为“川峡四路”。后人将宋代的“四路”和唐代“三川”相合,称为“四川”。元代正式建立四川行省,明清沿袭。

谈起八大书院的学子,同窗们满心羡慕。

“呜呼哀哉,天不生我刘仲达,儒道万古如长夜。”刘仲达是苏轼的同窗。他的话语夸张到让人感到万分尴尬,同窗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他的描述,只能无奈地笑笑。

刘仲达见大伙没有反驳,更为得意地继续指点江山:“可悲可叹,仲达我生不逢地。如果我出生在八大书院所属的那几路,仲达我必定能够成为八大书院的天骄,进士及第、名扬天下亦不在话下。”

“咳咳!”苏轼实在听不下去了,摆出了斋长的威严,“仲达,差不多就可以了。出身跟学问不能等同,否则大伙天天钻研佛道跪求来世即可。无论我们在何处求学,进士及第、文传天下,都应成为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听闻苏轼此言,同窗们都表示信服。

“子瞻,你是斋长,说说你的理想?”刘仲达轻拍苏轼的肩膀,挤眉弄眼道。两人是同窗挚友。同学间的打闹,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幸福。

苏轼眉头一挑,笔挺傲然道:“奋厉有当世志!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进士及第只是起点,绝非终点。以前我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在我发觉过于片面。无论穷困富达,都应心怀天下,心怀百姓。牛羊成群结队,唯有猛虎独行。我耻为牛羊,甚至亦不愿为猛虎,我愿以身饲虎!”

同窗们一个个瞠目结舌,震撼莫名,仿佛初识苏轼一般。苏轼的话语如同黑夜中的闪电,让人瞬间清醒。

苏辙在一旁眼冒金星,崇拜之情愈发的醇厚。

王弗在一旁没有言语,异彩连连,笑靥如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