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回 临危受命53(1 / 2)

张方平,北宋名臣,字安道,号乐全居士,谥“文定”,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人。张方平少时聪颖,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历任知谏院、知制诰、知开封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滁州(今属安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杭州(今属浙江)、益州(今四川成都)等地长官。他历经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不仅政治上的成就为人称道,在文坛名家辈出之时,他的文学成就也不容小觑。张方平赴任益州途中做诗多首。尤为重要的是,他在蜀地任职期间,提拔引荐“三苏”进入政坛,被后世传为佳话。

时间回到半个月之前,十一月初,张方平知益州。赴任途中的半月时光,他醉心于蜀道奇异妙绝的山水风光,有感于古迹的沧桑之变,精心创作出二十余首描述蜀地姿态各异的山水、登临怀古的山水纪行之作。

在《赴益部途中》一诗中,先概述蜀川地势,紧接着描绘山势起伏、连绵不绝,水势一泻千里、山水相依的地理形势。炊烟绕着村落袅袅婷婷,山谷幽深,栈道高远,传来铃音缥缈。身处野馆,听得远处猿啼,抬头望去,才发现明月已清辉撒遍。一派静谧意境,清寥宁静之意油然而生。张方平开启了令人心驰神往的入蜀之旅。入蜀路上沿途的古迹,都成为了他的写作题材。

张方平沿途描写了高耸险峻的青泥岭(在今甘肃省徽县南,历来为甘陕入蜀之要途)、清幽宁静的青阳峡(即青羊峡,在今甘肃西和县东南二十五公里)、鬼斧神工的药水岩(在陕西略阳县城南嘉陵江畔文玉山半崖,又名白鹿洞)、白练腾空的龙门洞(陕西省陇县西北部,丘处机创立道教龙门派的开宗栖真之地)、入蜀咽喉的剑门关(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南)、清风朗月的嘉川驿(今属四川省广元市)......

张方平一行人行至嘉川驿时歇脚休憩,计划在此留宿一晚后明日一早再启程去往益州城。此时距离益州城已经不到八百里路程。

刚刚住下不到一个时辰,就有五百人编制的陕西厢军风尘仆仆赶到嘉川驿稍作休整,厢军将领跟嘉川驿官员沟通协商,补充饮水、匆匆饭食后就要十万火急地往益州城方向赶去。

北宋军队由禁军、厢兵、乡兵和蕃兵组成,以禁军为主体构成一种中央军和地方军、正规军和非正规军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禁军是宋朝的正规军,隶属枢密院直接调动,三衙领兵,直接对皇帝负责。厢军是宋朝各州县安保部队,最高隶属于兵部,兵部拥有对全国厢军的指挥权。乡兵和蕃兵是宋代为了边防安全和治安稳定建立的准军事化部队。

宋代军事指挥系统由枢密院、三衙、兵部共同掌管。其中,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调动,直属皇帝管理,拥有对宋朝正规军的调动权。枢密院有调兵之权,却不掌管军队;三衙分化禁军的指挥权,三个部门共同领导禁军部队。三衙掌管军队,却无调兵之权;兵部隶属于尚书省,为了防止宰相对军国大事的干预,宋代兵部只掌管兵卫、仪仗、卤簿、武举、民兵、厢军、土军、蕃军等非正规军,同时负责武将升迁管理、地图仪仗等。

兵力配置上,宋朝军制遵循“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的原则。禁军中最精锐的殿前军驻守在京城,禁军中的侍卫亲军驻扎在各地。京城的人马最为精强,各方镇知道兵力不敌,不敢造反。这就是“强干弱枝”。如果京城有变,在各地驻扎的禁军联合地方的兵力,也足够对付变乱。这样就“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这就是“内外相维”。

张方平有些惊疑不定,如今朝廷北方和西北的危机解除,理应没有战事,为何陕西厢军会千里迢迢远赴益州戍防,而益州正是其即将主政的地方。张方平只能表明身份,让随从传唤厢军将领过来问话。

“末将拜见张大人。”厢军将领三十岁出头,抱拳行礼,不卑不亢,一股铁血之气隐而不发,一看就是经历过西夏战火的洗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