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2 / 2)

  这么多的机密信息被泄露,公司里一定是出了内鬼。

  已经发生的,弥补不了,但是,抓住内鬼,却一定可以减少未来的损失。

  但她其实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邹峰这么容易服软。

  若他觉得宁筱曦真的泄密了,替她揽罪上身还有可能,虽然也是一招臭棋,但至少符合逻辑。

  可他明明对她有信心。

  他既然对她深信不疑,是完全可以把这件事一查到底的,何必如此自担莫须有的罪名?

  是投鼠忌器?怕影响公司估值,还是怕影响审查程序?

  如果真是这个原因。那么,她就更不能袖手旁观,眼看着邹峰坐以待毙了。

  邹峰和陆翔宇在明,对手在暗。他们一动,对手必然要跟着动。

  但此时此刻,与对手一样在暗的,可以是她宁筱曦。

  所以,她决定动用自己这半年在公司攒下的人品,暗中行事,找到数据泄密的源头。

  B轮融资条款当然不是她发的。陆翔宇的截屏里也没转给她。

  陆翔宇的截屏里只有检举信里与她有关的一段话,和另一个作为她泄密证据的邮件截屏。

  宁筱曦花了半个小时,仔仔细细地把陆翔宇发给他的截屏看了十来遍,直到她都能背下来了,才从手机上抬起头来。

  看着窗外已经挂满树叶的高大白杨,她的眼睛里闪烁出了清灵的光茫。

  公司的数据湖庞大而复杂,和宁筱曦原来在传统行业碰到的数据库,其实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东西。

  如果说宁筱曦原来熟悉的数据库是一座城堡,那么,现在她面对的则是一整颗数据星球。

  在这座数据星球上,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程序,模型和工作人员,在以十万级,甚至百万级的频次调取着数据,并储存着新的海量数据。数据权限体系本身则像是一棵活着的榕树,每天都跟随着程序的迭代,岗位的变迁,流程的变化在衍生成长,生出新的触须。

  难怪陆翔宇和邹峰,甚至吴凡,都没法在短时间内悄无声息地准确定位到数据泄露的源头。

  这就好像是在巨大的星球上抓一个小偷。

  如果小偷今天在A点偷一点,明天又到B点拿一些,积少成多,小心地隐藏行踪,那么不论是偷窃的路径还是逃跑的方式都有无数种组合。

  这要从数据管理权限上去查,不仅兴师动众,而且花费的时间太多了,根本不可能在短短几天内就定位和证明真实的泄露源头。

  但宁筱曦的切入点,跟他们这帮技术为王的男人,不一样。

  她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客户在业务上的共性——他们,其实是宁筱曦团队的一批业务测试用户。

  陆翔宇发给她的那个所谓“泄密证据”,本身也不过是一个截屏,但好死不死的,邮件里的客户附件文档的名称正好就在截屏里。<hr>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