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查看静心庵44(1 / 2)

米月带着杨茹,来到了大金峰山阿龙车祸现场。

大金峰山位于南昆山脉西麓,山高约四百米,北面平缓,南面陡峭,山间公路自峰西面山坳口穿过来,在陡峭的山南面盘绕而下,阿龙的车,是在山坳口下来的第二处盘道翻下约200米的山谷的,整个车辆已严重变形,阿龙的尸体早已取走,只在车内处发现有黑红的干涸血迹。

杨茹当即投入对车辆现场的勘查中,已在现场勘查过的交警名叫王清,向米月介绍道:“当时车内只有吴少康一人,出事时,没有发现后面有车辆跟随,因此当时并没有人发现,直到次日上午才被路过的司机发现。据当地村民反映,该车曾停留在一家名叫熊大林的农户家里,在这户人家家里吃的晚饭,晚饭时没有喝酒,饭后大约7点40左右驾车离开,当时,老熊一家并没有发现此人有任何异常,到达这里时,大约是7点50分左右。现在,尸检结果已出来了,没有发现体内有酒精及任何药物残留。”

“如果驾驶车的人正常,难道是车子的问题?”

“这是一辆新款的汉兰达,行驶路程还没有超过五千公里,如果是车子有问题,那么就是刹车系统的问题,而这个新款的汉兰达,很难令人相信刹车系统会出问题,就是人为破坏,也会有电子预警,难度也很大。而且,经我们调查,当天他的这辆车,在村子里很显眼,并没有发现有其他人接近过该车,而且要人为破坏这辆车的刹车系统,没有专用的工具或者没有一个多钟头甚至几个钟头的功夫,也做不到。”

杨茹同一个助手在聚精会神地工作,米月知道,她的这种像是绣花的细致性工夫,没有十多个小时拿不下来,便对王清道:“我们还是到村庄问问吧。”王青驾着车,米月坐着王青的车,来到了阿龙翻车的地方看了看,王青指了指路面道:“你看,这一段路,我们并没有见到明显的刹车痕迹,车子在出事前,并没有减速迹象,所以我们判断,要么是刹车系统已破坏,要么就是司机本身的问题。”

米月看了看山下,沉思了许久,同王青上了车,车子向山顶开去。

米月翻过大峰山,便见到了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的鸡笼村,一条东西相向的公路从村中间纵穿而过,到了村上,见熊大林的家门口挂着的一块“农家柴火菜,提供停车、住宿”的牌子十分醒目,米月便同王清来到了熊家。

熊大林家一家五口人,熊大林七十多岁了,身体还十分健朗,老伴60多岁,还烧得一手好菜,三个子女都在市里工作,家里两个小孙子,大孙子5岁,小孙子3岁。

米月在调查中发现,当晚在熊家食宿的,除了夏芸芸和冯雄,还有刘然和周耘!

“怎么哪里都有他?”米月不由得暗暗吃惊。

“他们先来的一共4个人,两男两女,坐的一辆黑色丰田车来的,但是他们不是一家人,有一对是母子,另外两个好像是男女对象,本来他们四个人是准备吃完晚饭要一起回城的。后来又来了一辆车,也是一辆与前一辆车一模一样的黑色丰田车,车上就是那个出事的男子,也是来这里吃饭的。这四个人吃饭时,其中一个姓刘的男的,接了一个电话,说是明天他有朋友过来,就说不走了,要继续在我家里等他的朋友,让他们三人回城,后来那个姓周的女的,听说姓刘的不走,就说她也不走,要留下来,一个小伙子姓冯的,也说不走,要留下来,被他妈劝回去,说不能耽误上班。吃过饭,那对母子就开着车走了,她们走后不久,另外那个的男子也吃过了饭,独自开着车走了。”

“这男子与这四个人是否认识?他们有没有在一起?”

“没有,那男子进来后,我没有发现他们打过招呼,说过话。”

“停在你家门口的两辆车,有没有人动过?”

“没有,那天晚上我一直坐在家门口抽烟,一是看着车,担心孩子玩皮在车上乱涂乱划,二是看着有客人过来,也好招呼他们。”

“两辆车都是一模一样?”

“对,一模一样。”

“他们两辆车相隔多长时间走的?”

“大概相隔只有几分钟吧。”

“从这里到三百洞景点,有多少路程?”

“路程不远,也才十多分钟,翻过前面那个山坡,那里有停车场,若要看完整个景点,没有一天功夫看不完,一般城里人是一大早过来,到了景点,看完了,天也快黑了,所以很多人就到我这里吃饭或过夜的。”

“那个出事男子的车,是从景点开过来的吗?”

“对对,我看得很清楚。”

“你看他一直是一个人吗,一个人开车走的吗?”

“是,我看得很清楚,他走的时候,还很匆忙。”

米月记得夏小明说过,阿龙原来是想请夏小明一道来的,虽然夏临时来不了,阿龙是可以改期的,即便是非要在这一天来,阿龙身边难道一个男友朋友都没有?一个人孤孤单单在这边远的景区游玩一整天,这正常吗?还有,两辆车都一模一样,是否也太巧了吧?

米月和杨茹的现场勘查和对目击者调查,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线索,车子已破坏得很严重,也查不出要害部位包括刹车系统的痕迹,虽然取了一些指纹,但一比对,还是阿龙本人的,唯一让米月疑惑不解的,就是刘然的出现,她查了刘然同夏芸芸一家当天的行踪,同时走访了刘然和夏芸芸母子,还细细勘查了刘然的汉兰达车,还是没有从夏芸芸母子及刘然的活动轨迹中得到任何可疑线索。

东方不亮西方亮,监视夏小明手机定位时,得到一条线索,夏小明出现在城北方向罗佛山的一座道观里,并在那里过夜。

“在道观里过夜?”米月有些不解,她决定去看一看。

米月打开卫星电子地图,看夏小明手机定位的地方,是在罗佛山的山腰处,山上的森林过于浓密,看不清通往这里的公路和房屋,只看得见有一片小水塘和一小片青瓦屋顶。

米月同吴昊的车在庵门口停了下来,米月一下车,见是一座挂着静心庵门牌的道观,门口早有一个年轻端庄的尼姑双手合十迎候在门前,米月一看,吃了一惊:“林诗诗!”

“你就是林诗诗?”米月到了美尼面前,不禁脱口而出。

出来的是妙静,妙净双手合掌向米月作揖,不慌不忙道:“施主,小尼名叫妙静,祖籍山东聊城,出家前名叫张小雅,原在光源寺,被夏师父请来这里的。”

“哪个夏师父?”

“夏小明师父。”

吴昊便向妙静亮出了警察证:“我们是市局刑侦队的,请配合我们调查。”

妙静却意外沉着,只是双手合掌,点了点头。

吴昊便掏出警务通手机向妙静拍了她的头像,吴昊的警务通有人像自动识别系统,一比对完,便向米月亮出了比对结果,显示相似率最高的姓名与妙静说的一致:张小雅。

“不是她?”米月还是有些疑惑,对妙静道:“你的身份证呢?”

妙静还是向双手向米月一揖:“施主少待,我去取来。”

米月跟着妙静来到她的卧室,卧室十分简陋,只有一张单人木板床,一个衣柜,一套桌椅,桌子上堆放的是几本佛教的书籍,房间里打扫得十分干净。妙静从书桌的抽屉里取出身份证,双手递了过来。

米月看了看,取出手机拍照了,递给了妙静。

“夏小明经常来这里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