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蜕变——读《西游记》有感(1 / 1)

心是一个人真与善的体现,更是内心深处一颗童心的成长。

西游记讲述了孙悟空从花果山去拜师学艺,因大闹天宫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下,最后与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一起去西天取经,最后功成取经回。在这本书中如果仔细品味的话,会发现这本书的主要人物其实是孙悟空,而本书也讲述了孙悟空从一只顽劣的猴子变成斗战胜佛他心的蜕变。

《西游记》管孙悟空叫心猿,它学艺的地方叫“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其实是个字谜,灵台方寸在古代都指心,心乱就说方寸大乱。斜月三星也是心字,斜月是心字的卧勾,三星的心的三点。所以西游记讲的是一颗心的故事。孙悟空是从仙石迸出,虽然说他是一种妖怪,但他其实本性并不坏。孙悟空是一只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很要面子的猴子,他后来干出的种种事件都是他的自尊被践踏。如他大闹天宫只是因为认为自己是一位很有本事的猴子而却被封了养马的弼马温,即便后来被封了齐天大圣,但却是有名无禄,他感觉到不服,所以才打上天宫,为自己争一个理。

后来在取经的路上。孙悟空得到了另一种快乐,那就是打妖怪。他发现打妖怪可以得到师父的尊重,天上神仙的尊重甚至可以得到妖怪对方的尊重,还可以保护当地百姓,这可比只在花果山玩闹有意思多了。最后孙悟空也保护唐僧取经,杀灭妖怪,成为斗战胜佛。这才是真正的举世无双,这才是真正的尊严。这才是真正的齐天大圣,未来的斗战胜佛!

孙悟空从认为登上皇位就是最有面子的事到普渡众生,为别人奉献其实就像我们心智的成长一样。从小时候认为表面上做一些很有权利的事,到长大后为社会奉献,为国家奉献。正如莎士比亚说过:“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我们是要把我们当做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孙悟空完美地结合了这句话,从懵懂少年长到了斗战胜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