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母猪的产后护理78(2 / 2)

中国人对猪的驯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发现了最早的家猪遗迹,当时的中原地区可能已经开始规模养猪。另外,在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出土了类似现代猪体型特征的猪骨骼。

商、周时代,养猪技术上的一个重大创新是发明了阉割技术。《易经》记载:“豶豕之牙吉”,即阉割了的猪性子就会变得驯顺,虽有犀利的牙也不足为害。《礼记》上说:“豕曰刚鬣,豚日腯肥”,即未阉割的猪皮厚毛粗,叫“豕”,阉割后的猪长得膘满臀圆,叫“豚”。

那篇劁猪手册就是总结了各种经验,对猪进行有效阉割,减少伤害,帮助恢复,适宜推广的书籍。

原始养猪业不同于现代,以放牧为主。史料记载大秦及之后一段时间有“牧豕人”,即放猪者,古代粮食比较匮乏,但荒地多,适合放牧猪这种杂食动物。到了千年后的宋代,千古第一词人苏东坡对猪肉的做法进行了改良,加入作料经久炖而成东坡肉,使得猪肉被广泛接受。

古代养猪业伴随着农业生产而发展起来,不仅为了食肉,也为积肥。这时的人肥料与土壤的关系已有相当的认识。上次献上的堆肥手册也有提到。为了积肥,人们设计了各种形式的猪圈:独立式猪圈、与厕所相连的连茅圈以及与作坊相连的猪圈等。

总的来说,国人对猪的驯化历程充满了智慧和创新,养猪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肉类食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

见两人还是有些不解,苏子文解释道:“说这么多,当然是因为,猪的肉料比最高,肉料比约为3:1。

这意味着每消耗3单位的饲料可以增长1单位的肉。相比之下,牛羊的肉料比相对较高,大约为7:1,鸡的肉料比约为1.8:1,鸭的肉料比约为2.5:1鹅的肉料比约为3:1,鱼的肉料比因种类不同而异,一般3.5:1左右。

而且猪肉能量充足,鸡鸭鱼是白肉,吃再多也不长肉,不能丰盈体型。

因此驯养猪为肉食是首选,猪肉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它含有我们身体所需的所有必需氨基酸。猪肉还富含铁,这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生成和功能维持所必需的元素。此外,猪肉是维生素的主要膳食来源,尤其是精猪肉中维生素B1的含量丰富。猪肉中还含有对脂肪合成和分解有重要作用的维生素B2。

猪肉还含有丰富的钙、镁、磷、钠、钾、氯等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钙和磷是生长骨骼的重要营养要素。

猪肉是一种高能量、多脂肪的食品,能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重要的能量来源。同时,猪肉还含有丰富的脂肪,不同部位的猪肉脂肪含量大不相同。

现在之所以没有普及,主要还是因为

卫生观念影响,在古代,养猪的方式与现代不同,猪圈和厕所常常相通,这导致猪肉往往带有一定的异味,被视为不洁净的食物。

在古代社会,猪肉的地位相对较低。例如,《礼记》中记载,诸侯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这表明在古代,羊肉才是达官贵人的专宠,猪肉则被视为低级的食物。

古人还认为吃猪肉容易得风病。唐代诗人杜牧在《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志铭并序》中记载:“本草言是肉(猪肉)能闭血脉、弱筋骨,壮风气,嗜之者必病风。”。

尽管古人对猪肉有一定的排斥,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对食物认知的提高,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改变。例如苏轼就在他的《猪肉颂》中大力推崇猪肉,并创造出了著名的东坡肉。到了明清时期,猪肉逐渐开始取代了羊肉的传统地位,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

最后苏子文总结道:“别看猪不起眼,说它关系到民生也毫不为过。

现在有了后世的经验,可以验证这些都不是问题,因此大力推广猪肉是比较合适的。

只要喂养的时候注意干净卫生,猪就不容易生病,只要市场接受了猪肉,养猪对于养猪人来说回报也不会太低。

阉过的猪长得快,吃起来没有腥臊味,加上已经研发出来的菜谱,猪粪可以沤肥……

有这些优点,推广起来不会太难,有了大量的肉食,强壮国民体魄,振奋百姓精神都是有大大的好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