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三年灭清朱由桹30(1 / 2)

“……朕以为,这全歼李成栋部的凤河战役,就是我大明平定建州之乱的转折点。

像凤河这样的战役,是必定会被历史铭记的,因为建奴军自此,便在这场战争之中失去了主动权。

他们已经到极限了,不可能再继续进攻了。从此之后,面对我大明军队,他们只能防守。”

在已经大放了一番厥词之后,朱由桹依然在继续大放厥词。

“……回想一下,自万历四十六年抚清之战算起,这场由建州酋长李如彘发动的叛乱,已经祸害了我大明整整三十年。

这三十年来,我大明对建奴可谓屡战屡败,以至士气蹉跎,国威沦丧,士民莫不谈奴色变。

尤其是甲申之变以来,形势更是急剧恶化,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建奴竟从山海关一路畅通无阻地打到广东,居然一口吞了大半个天下。

呵,真是好大的胃口!

朕就纳闷了,一口吃这么多,这建州奴就当真不撑得慌?

怎么可能不撑得慌!

凤鸟乘风,圣人乘时。

我们必须抓住建奴入关不久、立足未稳的这个机会,去进行战略反攻。

国土所剩不多,是应当好好珍惜守护,但最好的防守,还是进攻。

反攻!

反攻!

反攻!

从今之后,过去那种被动挨打的局面,必须彻底扭转。

朕登基之后,就迫不及待地要去主动出击,要去御驾亲征,要东征平定惠潮……

说白了,就是想要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和建奴人,从此以后,攻守易形了。

建奴能两年多从山海关打到广东,没什么了不起的。

接下来,不过就是也花两年多的时间,让朕再从广东打回山海关去罢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

眼前这位过于自信,以至于足以堪称狂妄的大明皇帝的一番豪言壮语,让堂下的众多臣子,目瞪口呆。

在他们之中大多数人的认知下,三年灭虏,那可真就是个笑话。

不对,何止是笑话,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大明已经被东虏压着打了三十年,如今更是三年三变,失地万里,眼看着就要亡国了。

这种形势之下,能够苟延残喘不亡国,他们这些朝廷的股肱大臣都可以烧高香了。

还想要三年灭虏,那可谈何容易?

只是在惠州府,击败了那李成栋麾下的四五千二达子兵,其实说起来也不过就是些弘光朝江北四镇的旧明军,就得意忘形到了这种地步?

歼敌两万,骗骗普通的老百姓就算了,可骗不了他们这些见多识广的朝廷大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