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钱17(1 / 2)

忙乱的一夜过去,最终是在黎明时分,柳官睡醒的时候,徐归远、赵秀年和揭青谷才把摘来的一共近五十斤蝉衣收拾好。

糟糕的是,此刻外头又飘起了雨丝,而且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这如何好,药材是晒不干的。”赵秀年如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顿时着急起来。

柳官正被揭青谷扶着坐起来。他此时还虚弱,看得出手脚还无力,难以支撑,好在已经可以起卧。

徐归远也陷入沉思。

“炕。”就在此时,柳官吃力地说道,“炕能,烘干。”

徐归远和赵秀年不约而同地一拍脑袋。

“果然是小福星,不,智多星。”徐归远不由得又夸赞起来,把赵秀年等听得云里雾里,柳官却想起那日种种,轻轻地咳嗽了一声,面上再次有些发红。

一时半会儿,他还是有些不惯于被夸奖。

赵家屋子大,炕也大,还有两铺,那就没的说了,揭青谷立刻回家烧火,徐归远二人将蝉衣平铺在炕上。觉得热度差不多了,这才各自找了个地方打盹。

前一晚没睡好,昨日更是一夜没睡。徐归远尚能维持神采,揭青谷和赵秀年是不大行了的。所以,这火候,就交给徐归远看顾。

烘干比想象中快得多,也就一头晌的功夫,徐归远去捏蝉衣,已经可以应声而碎了。只是不知这样炮制的蝉衣,是否影响药效。不过,蝉衣也不是独门的药材,可替换之物甚多,平日里人买一两二两就够使许久了。既然纯粹是为了应付万春堂找的茬子,药效低些,谅也不甚要紧。

他去看了看柳官,见他吃了药又沉睡了,就反身回来,立刻叫醒了赵家两口子,娶麻袋来拾装,最后过秤一称,制出四十斤有零!

“那不就是……四吊大钱!”揭青谷眼睛都放光了,一丝困倦也无了,立刻就催着汉子套驴,和徐归远去送货,“柳官交给我,你们放心。”

事实证明,徐归远的投桃报李,并没有报错人。

“二、二百文一斤!”赵秀年站在李桢前,话都说不明白了,一双眼珠子瞪得简直要凸出来。

“嗯。”李桢拨弄着算盘,笑得诚恳,“市价一百文的东西,多亏你们费心,连夜上山,点灯熬油的替我搜括、炮制,拿个双份是应当的,要是你们还嫌我就不敢说了。”

徐归远就欣赏他这点,无论对一个皮匠,还是一个农夫,无论对方说不说得文话,他都这样彬彬有礼的,不让来人觉得受轻慢。

“这还有什么可嫌的,要多少才够呀!”赵秀年老老实实地道。

徐归远对此有点异议:“今日头晌阴雨绵绵,这些是用火炕烘干的,恐怕药效……”

“这无妨。”李桢点点头,“蝉衣炮制,烘干也可,没甚高下之分。”

徐归远这才放下心来。

立刻就有昨日去村里的那个黑小子和之前见过的小厮出来,领着两个觅汉模样的人,将东西都卸下了车,粗粗过了秤,那小厮就眉眼带笑地捧出一个托盘来:“四十二斤七两,这一共是八两银子和六百文的钱串子,徐爷,赵爷,您二位收收好。”说着,他还喜滋滋地说,“铺子里自己这几日也炮制了差不多八十斤,加上这些,不管怎么样都是要够了的。”

果然,李桢也没有把宝尽数押在徐归远身上,他自己这两日一定也是累得喘不过气。不过看他那胜券在握的神色,似乎是一点也不感到疲惫。

徐归远由衷地替他高兴。

……………………………………………………………………

两人在铺子里呆了没多一会儿,已经又各色人上门来,专要金蝉衣了。李桢忙着出门招呼,徐归远和赵秀年趁机告辞离开。

“这东西真能值这老些钱!”在街上走了好一会儿,赵秀年还两眼发直,“这能给小谷买多少个佛手柑了!”

徐归远本来也在换算,能买多少只鸡,听了这话,不由得抿嘴笑:“赵老弟,这钱咱们一人一半,但佛手柑那东西尝个味儿就是了,可不能多买,抛费得很,回家郎君要骂你了。”

“那肯定不能。”赵秀年连连摇头,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就摆摆手,“一人一半怎么行?这都是你的主意、你找的门路,给我一半的一半,我和小谷就心满意足的。”

都不是贪婪的人,这争论自然也是平和的。最终,商定了给赵家三两银子六百文钱,剩下的五两整银子归徐家。

“大哥,托你的福,我这辈子还能见到整银子哩。”赵秀年笑得憨乎乎的,像个傻子,连对徐归远的称呼都近亲了许多,“昨日还看见东村卖棉花的陈老六和他媳妇推着车卖棉花哩,赶明儿撞上了,咱也买个白暄暄的六斤六两厚棉胎,扯三尺花布做个里外新的好被,等入秋下冷雨,两口子钻被窝,那才美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