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时代的结束和开始123(1 / 2)

一件事既然要做,那就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情况。

凌云虽然现在还很弱小,却是李义谋划中的重重之重,也是李义后期在国内安身立命的根本。

所以李义才会和唐仁利益置换,就是想尽快把凌云给搭建起来。

不过想要在资本进场后,在电影市场独善其身,光靠凌云还不怎么够。

一个健全的影视生态,不仅要有上游的影视制作公司,还得有下游的院线输出,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

哪怕李义很早就已经布局了手机的市场,但院线这一块依然不可或缺。

在初步完成了凌云的建设后,李义就想顺流而下组建院线了。

可国内的蛋糕就那么大!

想要申请院线资格,一时半会根本不可能。

虽然电影局一直在提倡,健全国内的影视行业,扩大国内的影视规模。

可说和做就是两回事了!

君不见,最近几年获得了院线建设资格的,也仅有万达影院一家。

再说了,拿来就用,不比重新建设来的实在。

为此李义早就选定好了目标,那就是嘉禾院线。

虽说,曾经的电影霸主,已经日暮西山了,哪怕在自家的大本营香江,也就仅剩下七家电影院了。

可嘉禾在新加坡等周边国依然有着不少的影院,在两岸三地也依然有着巨大的市场影响力。

拿下嘉禾,不仅能完美解决凌云影视输出的问题,还能补齐凌云一直以来欠缺的宣传和发行等短板,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

年初到现在,消失了半年之久的赵井研,一直在推动着收购嘉禾的各种事宜。

本来一切都进展的很顺利,奈何有着日资背景的承天娱乐,在不久前横插了进来。

从赵井研哪里传来的消息,相较于凌云,邹文怀邹老更加看重于承天娱乐。

也不得不说,从小日子回来的吴刻波,有着几分手段。

为了拿下邹老手里的股份,在双方会面的时候,让邹老过目了《赤壁》、《投名状》、《棒子老虎鸡》等承天娱乐投资的各种电影项目。

不仅证明了承天娱乐在电影制作上的决心和能力,还从侧面变相展现了承天娱乐在海外的众多关系。

这让为嘉禾付出了一辈子心血的邹文怀,有了明确的偏向。

李义听到这消息之后就有点着急了,这事就差临门一脚了,怎么能让承天娱乐给破坏了。

这也是李义要急着上映《那些年》的原因。

邹老他们那辈子的电影人,虽然现在也算资本,却更加在意电影行业上取得的成就。

一个有票房成绩的导演,在邹老哪里,更加有份量。

钱并不是万能的,不然你能说寰亚老板林建岳,收购不起嘉禾?

林建岳跑了多少趟,邹老不也没有把嘉禾给卖出去嘛!

李义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那些年》票房一破亿,赵井研哪里就传来了邹老想要见见李义的消息。

李义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动身去了香江,想跟邹老拉拉家常,谈谈情怀。

反正就一个目的,邹老手中的股份必须是他李义的。

再说了承天娱乐,也不是嘉禾最好的归宿。

别看承天娱乐这段时间动作不断,在影视、音乐、广告、艺人经纪等多方面频频布局。

尤其是收购了嘉禾后,隐隐有内娱第一的架势。

可最终还不是因为扩张太快了,根基不稳,又没有华艺一样的制作班底,短短几年之后,就退出了内地的影视行业!

没有制作班底,只能投资别人的项目,但好项目谁会拿出来分享?

资源置换倒是可以,可承天后期除了资金,能拿出什么像样的资源?

百会不如一精,承天娱乐是什么都涉及,但是什么都不精,唯一能让别人看上眼的院线,也被承天自己给玩烂了。

收购了嘉禾后,不想着大力建设院线,只想着怎么借壳上市,本末倒置下,金融危机一来,想要借机进军内地的日方资本,看不到希望后,果断选择了离场。

摊子铺太大,没有建树的承天娱乐,失去了日爹的投资后,只能选择断尾求生。

嘉禾给承天娱乐,简直就是浪费。

只能说邹老英明了一辈子,最后终究还是错付了。

......

对于李义这个内地新晋的亿元导演,邹老给足了他们那辈电影人的尊重。

见面的地方,约在了香江嘉禾的总部。

一进公司,就能看到按照时间顺序装裱挂好,密密麻麻的电影海报。

这是自1970年创建以来,从71年的《独臂刀大战盲侠》开始,到03年《行运超人》终止,嘉禾所有的荣誉。

看着满墙的海报,《唐山大兄》、《猛龙过江》、《鬼马双星》、《醉拳》、《一眉道人》、《赌圣》、《赤裸羔羊》、《新精武门》、《古惑仔》等等的电影。

李义也不得不感叹一声,嘉禾曾经的辉煌。

要不是在好莱坞攻陷全球的时候,内地市场对香江没有开放,说不定嘉禾又是另外一个结局。

......

走廊的尽头,是一穿着西装,杵着拐杖的削瘦老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