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开业150(1 / 2)

随着年关将近,京城越发热闹了起来。

2008年对于华夏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从这一年开始,国内正式和国际接轨,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方面都迎来了飞速发展。

电影行业也就此迈入了全新的篇章。

新的时代,新的开篇,李义决定带着崭新的凌云踏上征程。

......

随着《人在囧途》上映的日期逼近,电影的宣传还在继续,不过首映礼的问题急需解决。

对任何一部电影来说,首映礼都至关重要,办的好的话不仅能提升电影的知名度,还能对电影票房成绩有一定的加成。

对《人在囧途》票房有野望的李义,自然不愿意放过任何扩大电影宣传的机会。

可能是被《投名状》搞的焦头烂额了,也可能是忙着安排其他电影的相关事宜。

一向热衷于举办电影首映礼的韩三爷,这次并没有大包大揽,让李义自己看着弄。

得知消息的李义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是万分头疼。

凌云在国内也算数一数二的影视公司了,不能什么事都让中影出面,这样不利于凌云后期的发展。

好歹要分清主次不是,就像《那些年》和《圣殇》,所有的功劳不全给算到中影头上了?

娱乐圈就是个名利场,没有名气、没有利益,谁愿意给凌云卖命?

可你要让凌云自己来,不说李义毫无经验,就说找场地,安排节目等等繁琐的环节,就够李义喝一壶的了。

谁让他现在身边一个工具人都没有?

办还是要办的,不过怎么办就很让李义头疼了。

你要让他像《投名状》、《无极》一样,动辄花费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举办一场电影的首映礼,根本不现实。

毕竟你一小成本的电影,搞个什么大礼堂,包个什么体育馆,也太奢侈,太花哨了。

好在大制作有大制作的玩法,小成本有小成本的路数。

一般小成本的电影,都是找个好点的电影院,然后举办首映礼。

可这样一来,是不是差点意思?

就在李义头疼的时候,陈小微打来了电话,说是凌云嘉禾院线第一批建设的影院,已经验收合格,可以交付使用了。

李义和路洋一合计,得,《人在囧途》的首映礼,干脆安排在自家正准备开业的影院搞算了。

这样一来,不仅电影能得到更多的关注,还能借着首映礼变相宣传一波自家的影院。

......

别看凌云收购了嘉禾后,一直没有什么后续的动作。

其实这半年的时间,重组的凌云嘉禾院线,在陈小微的掌控下,以京城为中心,一直在低调扩建着影院。

内地第一批属于凌云的影院,其实早就竣工了,只不过后期要办理的手续,还有安全隐患的验收比较多,所以一直拖到了现在。

这波属实是来的早,不如赶的巧。

按照流程,影院开业的时候,为了有效提高民众上座率、打开影院知名度,一般都会选择一部具有影响力的影片,放映一个月。

不说近期即将上映的几部电影,李义根本就没有看好的。

就说合作后,影院还需让利最终的票房分账比例,就不是李义可以接受的。

再说了自家影院开业,放映自家公司制作的电影,这样一来才更有意义!

......

《人在囧途》的首映礼,被李义放在了新修的凌云嘉禾院线总部。

不远,就在凌云影视公司的对面。

凌云嘉禾虽然隶属于凌云影视,但一个是上游的监制,一个是下游的输出。

两者性质不一样、分工不同,为了后期方便管理,所以李义一开始就没让两者搅合在一起。

作为凌云嘉禾院线在京城的总部,比对面的凌云影视公司还要豪华一些。

总高三层的商铺,都被凌云嘉禾给购买了下来。

内部不仅设有办公区、会议区,还有会场区和观影区等场所。

为了建设好这个所谓的总部,李义当初贷款的钱,差不多就去了一半。

不愧是一心想去国际市场闯天下的女人。

可以说,陈小微简直豪无人性!

首映仪式被李义放在了一楼的会场,一侧还有大型的imax放映厅。

不管是近600多个座位的放映厅,还是宽敞的会场,都十分适合举办《人在囧途》的首映仪式。

这方面,陈小微还是很有前瞻性的,该想到的方面都提前预想到了。

逛了一圈后,以前还在为钱心里淌血的李义,只想说一句真香!

......

由英黄、上影投资拍摄,音乐才子周董加盟的《大灌篮》,也开始了前期的宣传。

好打篮球的周董,果然很不务正业,这是想在电影行业深耕了?

随着电影的宣传,周董的歌迷那叫一个热血沸腾。

不过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网络上莫名有了双周对抗的说法。

星爷无辜躺枪,继李义之后,也被蹭了一把热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