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国内科幻的开端154(1 / 2)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龙鱼舞。’

元宵节玩的就是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今宵尽兴不归眠…

当然这是庄稼人才能享受到的待遇,毕竟两年前国家就出台了城市禁放烟花的规定。

前段时间不是立春了吗?或许是春天到了,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恋爱的味道...

放眼望去,全是拉帮结派,呸,全是手拉手一起走的痴男怨女...

就很扎心!

果然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京城大别墅!’

还逛个屁的花灯!回家!

第二天收拾好心情的李义,告别了家乡的亲人,踏上了回京的道路。

凌云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已经复工了,再不回去安排工作,李义怕是得承受赵井研她们的雷霆之怒了。

要知道工具人也是有脾气的!

......

不到二月二,新年不算完,京城依然沉浸在春节的氛围中。

到了京城后,李义没有急着去凌云,先回了一趟四合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别看李义在电话里,应付起赵井研那叫一个胸有成竹,各种话术一套一套的。

实际上凌云今年如何安排,拍什么电影,他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章程那。

春节期间不是走亲访友,就是各种聚会,再加上内心的郁结,他哪来的时间和精力去操心其他的事?

......

四合院,书房。

拿出纸和笔的李义,陷入了沉默。

每一次新电影的选择,对李义而言,都是一种折磨。

没办法,选择太多了!

考虑良久,李义决定今年凌云所有开拍的项目,都向科幻方面靠拢。

国内没有科幻片,就连软科幻也相对较少,拍的好一点,也就是类似于星爷的《长江七号》这种了。

这怎么行!不给外人小瞧了吗?

他们不都看不起华语科幻片吗?不都说华夏没有科幻生存的土壤吗?

那就看他李义如何带领凌云开启国内科幻电影的新纪元。

不过家大业大,拿钱说话。

科幻这两个字,在国内就意味着烧钱。

哪怕是李义已经决定要拍的那部软科幻电影,也需要不少的制作成本。

但凌云账面上,已经没有多少可流动的资金了。

不过那又怎样?

成本不够,脑洞来凑!

科幻电影玩的不就是一个概念吗?

再说了谁规定小成本电影就不能博得高票房了?

像凌云出品的几部小成本电影,那一部没有挣他个万八千的!

哪怕资金少,整活一定搞!

筛选来,筛选去,最终李义选定了一部小成本的科幻悬疑片。

智能技术的突破,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让人们产生焦滤。

比如说智能机器人的诞生,会带给流水线工作者一定的焦虑。

基因的编辑也不外如是。

就像当年的小羊多莉,就引得国内外一阵大恐慌,生怕这项技术被运用到人类身上。

李义这次选择的电影就是一部关于克隆话题的科幻片。

电影的剧情很简单,未来科技高速发展,人类已经初步脱离了地球的束缚,登上了月球。

因为地球能源枯竭,为了满足地球本身的需要,一些大公司就把目光放在了太空之中。

月能公司就是一家致力于月球能源开发的公司,通过采集氦-3,来满足地球对能源的需求。

该公司在月球表面设有开采基地,但是仍需一名员工去完成开采任务,派遣周期为三年,完成了三年的工作后,就能回到地球和家人团聚。

山姆就是那个和月能公司签订了合约的员工。

在遥远的月球,为了家人的幸福,山姆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的孤独。

不幸的是真正的山姆,早就在十几年前已经回去了,留在月球工作的只是月能公司根据汤姆基因,克隆出来的廉价克隆人!

不仅如此,因为技术的缺陷,克隆人活不过三年,每一个克隆人,干完三年的工作后,都会在即将回家的期待中躺进修眠仓,最后被焚毁。

随后会有下一个克隆人被解冻,继续采集工作,继续心怀期待,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当一场意外来临,真相被揭开,那种极致的孤独和逃不掉的悲哀以及一直以来支撑自己回家的信念崩塌,让人心生绝望,难以释怀。

整部电影场景也分外简单,就一个类似于伪密室空间的场景,花不了多少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