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影院建功161(1 / 2)

《地心历险记》首周三天,在北美一举拿下了3900万美金,轻松问鼎票房周冠军宝座。

国内票房更是达到了4000万左右。

与此同时,海外澳大利亚、西班牙等27个电影市场,约3763块银幕,首周票房合计1300万美金。

仅仅三天的时间,《地心历险记》全球票房已经来到了6000万美金左右。

“《地心历险记》北美三天狂收3900万美金!”

“由刘一菲参演的3D科幻大片《地心引力》引爆全球,3D特效炸裂!”

“新生代演员刘一菲,用优异的票房成绩证明了国内女演员也能扛起北美票房!”

“《地心历险记》不仅在北美取的了优异的成绩,在国内也难缝敌手,三天时间票房已经来到了4000万,破亿根本不成问题。”

近在咫尺的细微生物,呼啸而过的珍奇异兽,过山车般身临其境的美妙感觉,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

《地心历险记》就这样爆火了起来。

不过随着电影的火爆,网络上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评论更是两极分化的严重。

“我是奔着特效大片的名头去看的电影,情节处理的确实不错,场面也非常宏大,不过这和我预想中的特效大片有着本质的差异!究竟是我期待过高,还是剧组敷衍了事?”

“就是,我也有这种感觉,虽然茜茜在电影中的表演可圈可点,但总感觉电影不够惊艳,配不上这段时间的宣传。”

“不是说3D特效大片吗?我感觉和平常那些北美的特效大片没什么区别!白瞎了我的期待!”

“不愧是号称3D特效大片的电影,场面太真实了,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当那狰狞的史前霸王龙,向我狂奔而来的时候,我承认自己差点就被吓尿了,好在我那刚牵手的女朋友当场给了我一个爱的拥抱,就很刺激!两张毛爷爷简直太值了,不说了我要去回味了!”

“楼上的,你把话讲清楚,你说的刺激是我理解的那种刺激吗?还有你所谓的回味到底正不正经?”

“话说你们看的是同一部电影吗?为何反差会如此之大?”

“特效确实做的不错,但是哪里有你说的那样夸张?你不会是潜伏在我们当中那所谓的托吧?”

“你才是托,你全家都是托!我可是花了两百巨资看的电影,岂能容你随意污蔑!票据为证!”

对于《地心历险记》的特效,看过电影的影迷都说出了各自的见解,不过谁都说服不了对方。

不过随着那被人认为是托的人晒出了自己的电影票据,很快就有人发现了不对之处。

“我说兄弟你被骗了吧!这票钱一看就不正常!比平常的电影票可是贵了一倍不止!”

“兄弟不懂就别瞎比比,所谓的3D特效电影,必须要在特定的影厅戴着影院发放的3D眼镜观看,不然那电影就是一部再正常不过的特效电影罢了。”

“真的假的?还有这说法?同样的电影戴个眼睛就能有不同的观影体验?”

“那当然了,不去3D影厅,不戴特定的3D眼镜,看什么特效大片?你要不信去看看就知道了,对了记得去凌云嘉禾影院,一般的影院没有3D影厅。”

“感谢好心的大佬科普,我正在纠结如何选择那,听了你的话,我果断选择了《地心历险记》,单纯为了体验一把你说的刺激!”

“家人们,我们这边貌似没有3D影厅,怎么办?”

“兄弟,别伤心,在坚持坚持,面包会有的,3D影厅也会有的,不说了,我先去瞅瞅电影。”

“同去。”

“同去1。”

......

每年国内的特效进口片不少,但大多不是3D。

严格来说去年的《地心引力》,才算是国内首次大范围上映的3D电影,哪怕它是后期转制的3D电影。

也是因为它的出现,才让国内观众对3D特效有了一定的认知!

不过《地心引力》,表达的重点并不是视效,场景大多也选择了实拍,所以两者的差异没那么明显。

再加上国内3D银幕不多,观看过《地心引力》3D版本的影迷更少,到现在为止,3D特效在大多影迷心中,就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

但《地心历险记》就不一样了,它更加偏向于视觉效果的呈现,每个惊险刺激的燃点都需要大量逼真的3D特效来支撑。

何况还有凌云嘉禾在背后搞风搞雨。

所以3D特效这个全新的概念,迅速火遍了网络和媒体。

“昨天那哥们,我是来给你道歉的,今天专程去了一趟凌云嘉禾影院,看了看所谓的3D电影,不得不说两者确实不一样,那特效确实够味,是我喜欢的类型!”

“已读,勿扰,还在回味中!”

“人才啊...”

随着网络上的消息传开,影迷在去观看《地心历险记》时,都会询问一嘴售票员,电影是不是真的3D特效,进场时发不发放3D眼镜。

好多人在询问无果后,都会选择去凌云嘉禾影院排队,就为了体验一把所谓的3D特效。

“我今天问了好几家影院,看着售票员懵逼的小眼神,我就知道她想骗我的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