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我有责任承担风险和压力84(1 / 2)

李显又去看秀娟了。

冬季的公墓,一片寂静,时间仿佛也因为寒冷而在这里停滞了。积雪覆盖了每一块墓碑,李显能想象到那些雪花轻柔地落在地面上发出的沙沙声,像是为逝者编织的一层厚厚的毯子。高大的松树在寒风中昂然挺立,似乎在向严寒表达不屈之意。它们的枝丫堆叠着白雪,有的上面挂满了冰晶,在夕阳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墓地的路径被积雪覆盖,扫墓人只清扫出窄窄的一条小路,旁边只能隐约辨认出昔日的轮廓,如果不慎踩在上面,薄雪会发出轻微的咯吱声,仿佛是对打扰的抗议。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寒冷而清新的气息,呼吸时能感受到冰冷的气流穿过鼻腔。偶尔,有几只乌鸦飞过,黑色的羽翼在白茫茫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醒目,它们的叫声打破了墓地的沉寂,但很快又归于平静。墓碑上的名字和日期在雪的映衬下显得模糊不清,仿佛那些逝去的岁月在冬日的掩盖下逐渐变得遥远。

有些墓碑上放置了鲜花,但这些鲜花早已被寒冷冻僵,失去了生机,只留下坚硬的茎叶和凋零的花瓣,与周围的白雪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公墓的一角,有一座奇怪的哥特式建筑,尖耸的钟楼在灰色的天空下显得肃穆而庄严。窗户上结满了冰霜,从里面透出的微弱灯光却仍能给人一种温暖的安慰。

这里是一个让人反思和追忆的地方,在这片寂静的天地里,你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沉浸在思念和怀旧的情感中。雪覆盖了一切,却无法掩盖那些深藏心底的记忆和情感。

公墓里太安静了,李显望着自己呼吸的氤氲白雾,冲秀娟的墓碑挥了挥手,转身离去。

在超过最后一个小型的十字路口时,他想起了欧阳长鸿,他就是在这个地方第一次见到了这位老人。

今天上午八点半天恒召开了周例会,这是李显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无论在哪个公司做管理工作时,这个都会形成一个制度,各个分管中高层负责人要将一周的主要工作形成局面材料,会上口头汇报。

今天的例会主要是推进各个部门验收进程的阶段性汇报。无一例外,验收全面停滞不前,原因有两个,一是市里的验收部门通知验收推迟,提出的理由多种多样,有去省里开会的,有验收单位仪器出现问题的,有的干脆就没有理由;二是天恒有三个部门有上次聘请第三方机构检测后到现在整改没有完成,主要是需要更换设备,需要资金。

听完了汇报,李显脸色沉重,其实不需要听这些汇报,他也早就全面了解情况。今天听大家再一一说了,心里有些想法。

“为了能够一次性通过验收,公司付出了许多,对于关键的部门我们在采购和安装上都采取了最上限的严格措施,这其中既包含我们多投入的大量资金,也包括我们在座诸位辛苦付出。”

他用目光扫视了会议室里所有的人,有些人能明显感觉出的眼光中有些怒气,这在李显来说是很难见的。

“为了这次验收,我们已经动用了能够想到的一切力量,人力资源,希望能够提高效率,尽快结束开业前的最重要的障碍。”

李显的声音明显提高了,有几个年轻人不安在扭动了下身子。

“为了这次验收,我们做了我们能够想到的一切事情!”李显用缓慢的节奏说出了这句话,“还有哪些是我们没想到的吗?”他问道。

会议室里的14个人没有一人回答,他们都盯着李显,李显的眼袋很重,脸色灰暗,他的胡子至少三天没有刮了。

“这里有鬼!”宋大军轻声道,他说得凶狠,但声音不大,所有的人都听得清楚。

李显看向宋大军,他的目光渐渐柔和下来。但众人却一下子发现他的疲惫和苍老,李显有些挺不住了。

“大军,不要说那些没有根据的话,别忘了,你现在是一家大公司里的高层领导,无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要注重自己的身份,你代表的不是你自己,是天恒,不要忘了这一点。”

宋大军低下头来,半晌缓慢地点了点头。他心里其实比李显还要急,还要上火。孙正楷跟赵且峰交流了一下眼神,脸上都有些神秘莫测的神情带出来,齐海从远处扫了他们一眼,又把目光收回来看自己的材料。

“我们要把所有等待验收部门的材料汇总一下,形成一篇完整的报告,明天我要去市里找一下相关的领导,把天恒目前面临的困难和实际情况汇报一下,最后再争取一下。”

佳明带着一个年轻人从个人手中收取刚才用于汇报的材料,孙正楷和赵且峰都说要拿回去再改一改,内容也再充实一下,然后让人送过来。

“佳明,把收上来的材料都放到我这里,我先拿出一个大纲来,你们再动手写。”齐海对佳明说道,佳明就把收上来的东西一股脑儿地都给了齐海,李显望了齐海一眼,点点头算是赞许他的做法。

会议结束了,张经天却留了下来,他手上拿着几张纸。李显知道他又是来找自己说钱的事情了。就只好冲老经苦笑了一下,说道:“大哥,如果我陪你下两盘棋,你能不能饶过我这一次!”

张经天裂开嘴笑了笑,说道:“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你是躲不开的。估计你心里也有数了,这样的日子咱们挺不了两个月,账面上的这点钱眼瞅着见少,你说咋办?”

其实李显心里早就有数,即便现在就开始验收,全部完成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加上医务人员聘用、岗位竞聘、上岗培训等一系列的必须程序,天恒正式营业也得在明年1-2月份,这几个月没有2000万是无论如何也熬不过去的,但账面上只有不到五百万了。

李显南方的朋友王东来、李岳和高胜峰每个人借了他五千万来帮助他运作天恒,后期他又通过王东来从南方的私人公司贷款一个亿才勉强维持成今天的这个局面。私人贷款利息比银行高得多,李显为此曾经又跑过一次上海,这笔贷款期限为两年,为此李显特别感激王东来的仗义。

王东亚三个人对李显的做法也颇为不解,因为既然天恒是省里第一家的临终关怀形式的医院,又是私人名义办的,明摆着将来的收益会非常好,如果李显以股份制的形式募集资金,这两个多亿根本没有难度,但李显坚持要在天恒创造出新的资金模式来,他个人就要承担非常大的风险。

“没有其它的原因,一是保障它的公益性,二是能够让天恒长久地活下去。”对于这两点,李显不用深讲,其余的三个人也都明白,他们都是国内改革开放后的最大的受益者,也都是从初创到股份制里走过来的商人,如何能够不明白李显说的道理,但李显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来坚持做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脱出了经商的范畴,如果不是为赚钱,而仅仅是做公益,那还这么大费周章干什么呢?以李显的敏锐的商业头脑,过人的管理手段,无论干哪个行业都会很快形成原始积累,有钱了拿出去做公益不好么?

对此李显则没有再表态。他给哥仨个都签了借据,并在里面明白写了利息,三个人对此表示反对,但李显坚持这样做。

有人说时间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个条件,它本身是不存在的。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对于生活在三维时空的人类来说,时间其实是四维时空的一个客观因素,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无法把控。

对于李显来说,时间总是不够用,他每天都焦急地观望着工程的进度,如今一切都已经完成了,却卡在了验收这个最后关口上,每天都在烧钱啊,李显怎么能不急呢。

好不容易把老张打发走了,孙正楷跟赵且峰两个人又进来,李显觉得他俩在会上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心神不宁,果然还是有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