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离人和来人44(1 / 2)

范仲淹就当了一年的苏州知州,就被赵祯以治水有功为由,调回了汴梁。

这事儿,摆在其他历史时期,确实很少见,毕竟就一年的时间,能干出什么大的业绩来?!

就拿苏州府来举例,范仲淹提倡的五河疏浚工程才刚刚开了个头,还没到正式完工的时候,工程也没有再次接受梅雨季的考验......但在赵祯的眼里,范仲淹就已经是治水有功,急着要把范仲淹调回汴梁了。

这种事儿,在大宋,尤其是北宋仁宗朝,可就太常见了。

就连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时候,也说滕宗谅“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滕宗谅也是用了一年时间就治理好了巴陵郡。

这话能信?!

当然,范仲淹这么说,主要是为了替滕宗谅开脱,毕竟那时候滕宗谅卷入了“公使钱案”里。

而如今范仲淹的“治水有功”,那也不过是赵祯要调范仲淹入京的一个借口而已。

北宋前中期,这种随便找理由调动中高层官吏的情况很多见,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但基本算是北宋前中期的政治惯例。

要讲清楚这里面的复杂情况,那估计说起来就有些没完没了了......又会被人诟病写论文,水字数的。

简而言之,北宋前中期官员来回调动,还真的不是北宋皇帝闲着没事儿瞎折腾,这不过是北宋流官制度的体现,为了避免出现地方坐大,重现五代十国地方割据局面的一种方式而已。

但好在,大宋的官家们,到底还是知道轻重的,这种来回调任的流官,只在大宋的中高级官员之间进行,底层的地方治理官吏,还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在执行的,三到五年一个任期,没有足够的政绩,一般是不会轻易提前调动的。

而范仲淹的这次调动,就是这样的情况......赵祯一直盯着这位“天下人望”呢。

当初把范仲淹贬官的理由本来就不充分,当时范仲淹身为言官,弹劾废后是他的职责......哪有因为官员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反而把人给贬斥了的?!

赵祯的性子就是如此,哪怕当时在气头上下了诏书,但等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他自己都心虚着呢。

现在一看范仲淹终于是做出了点政绩来了,有了借口了,那就赶紧的把范仲淹给调回来吧,这样的人才,不能浪费在地方上。

总而言之,范仲淹要被调走了,回汴梁去,当国子监的常务副校长。

这明显是个过渡的职位,赵祯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位置给范仲淹做,所以才让他干这事儿,估计到了汴梁,范仲淹的职位还得再换。

不过对苏州来说,范仲淹就要走了,有太多的人,舍不得他。

别看范仲淹到任的时候不情不愿,但他在苏州这一年,先是帮着苏州建立了郡学,请来了大儒胡瑗当山长,又亲自治理水患,主持五河疏浚工程......范仲淹为苏州百姓做了什么,苏州的百姓最清楚不过了。

百姓看人最质朴,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发自内心的喜欢谁。

因此,按照惯例,苏州百姓给江南东路转运使写万民信,请求范仲淹留任......这封信,可不止一万人签字画押。

别的地方,也许就是走个过场,但苏州百姓,是真的希望范仲淹留下来的。

甚至连顾深,也有点想劝范仲淹留在苏州算了......那么辛苦的颠簸磨砺,最后搞个庆历新政,不到两年就彻底被废止了。

图啥呀!!!

但,范仲淹到底是范仲淹啊,他确实心系百姓,但他同样心怀天下......留下来,苏州百姓当然高兴,但对范仲淹来说,其他地方的百姓,一样也是大宋的百姓啊。

所以,范仲淹还是决定去汴梁赴任,只有在那里,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为大宋,为官家,为百姓谋福祉。

而随着范仲淹一起走的,还有一个张岊。

范仲淹是去汴梁当副校长,而张岊,就是单纯的接到了家里的来信。

这些年在苏州,王单对张岊是真的不错,给的工资很丰厚,张岊基本都是寄回家去,交给媳妇儿赡养父母,自己都不怎么留钱在身边的。

所以,这些年其实张岊家里的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

但是吧,家里的日子好过了,当爹妈的,就开始想儿子了。

再加上这些年,张岊的父母年岁增长,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所以张岊的媳妇儿写信给他,问问他,能不能回家去看望一下父母。

这事儿,张岊犹豫了很久,还是跟王单说了。

事实上,这就是请辞的意思。

毕竟西北距离江南太远了,来回一趟并不容易,张岊这一走,基本就不会再回来了。

顾深和王单也有点舍不得这个朋友要走,但,这年头讲究的就是一个“孝”字,张岊回家看望父母,这事儿谁拦着都不合适。

因此,顾深和王单也只能是跟张岊告别,顾深给张岊塞了不少的东南土产,而王单则大手一挥,给张岊塞了不少的金银细软。

大宋的通用货币,依然还是铜钱,但金银作为代币的功能,这会儿已经有了,尤其是在商人之家,涉及到大宗货物交易的时候,基本都是用金银交易.....比带着几车铜钱要轻省,而且也不容易被人打劫。

金银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去找钱庄兑成铜钱才行,而没有地方官府背书,贼人抢去了金银也没用,根本换不出钱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