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首批素绸,出厂!51(1 / 2)

有了汪银城这个经商的内行合办织坊,让赵承成悬着的心顿时放下了一大半。

并且他没有辜负赵承成的信任,办事果然靠谱。

靠着淮扬盐商汪家大公子的身份和人脉,他一次性就用最低的价格,收购了三个濒临破产的织坊。

派了专人,将织坊里的纺车、缫机、织机等器械集中在一起,又请了精通纺织的内行,从其中选了性能最好的,将其拆解、装箱、装船,经由水路运往赵家村。

赵家村就在洪泽湖边上,又有现成的码头,自然是水路运输最为经济、也最为方便。

与此同时,又将这三个织坊里库存的生丝,也重新整理一遍,选了其中质量最为上乘的,也紧随其后送去洪泽湖畔的赵家村。

有了汪银城这番操作,赵承成开办的织坊,先天就有了优势——打从一开始,就集中了三个织坊的精华。

而在赵家村这边,赵承成也早早做好了接收这些机器和原材料的准备。

有了水泥这样新型建筑材料,建造房屋变得十分方便。

只花了五天时间,就在村里事先已经平整好的地面上,造起了厂房、仓库各两间。

平地而起四间房屋,建造速度之快,让见多识广的汪银城都瞠目结舌,一面啧啧称赞、一面招呼船工将织机的零件从船上卸下。

村里有的是青壮年男子,不一刻,便将织机零零散散地搬进了厂房。

明朝末年,资本主义萌芽已在长江南北发达地区萌发,以纺织业为主,出现了不少存在雇佣关系的纺织作坊。

汪银城是商界巨擘,当然去这些织坊里看过。

只是它们还不成气候,厂房往往逼仄、肮脏、昏暗、狭小,都挤在城里别人不要的小院子里。

可赵承成给织坊安排的,却是崭新、宽敞、明亮的新厂房,一看就是准备做大生意的。

“赵村长好大的手笔啊!在下着实佩服!”汪银城赞道,“不过听说你这边篱笆扎得紧,外人不能随便进来。所以织工我还没有安排。怎么做,咱们还要商量。”

赵承成莞尔一笑:“这事就不劳你担心了!你瞧,我村里村外,会纺织的人,不少!先把机器装配起来再说。”

赵承成收留的难民、灾民、饥民、流民人人都有一技傍身,其中既有会制造和修理机械的工匠,又有熟练的纺织工人。

召集起人手,又用了整整两天时间,这才将所有织机组装完成,再让织工亲自上机测试。

测试之中,发现部分机械有设计不合理、部件老化磨损等情况。

用是可以用的,但用起来,并不得心应手,要么会影响产品质量,要么会影响工作效率。

赵承成不是个喜欢做半吊子事情的人。

钱花了、房子造了、就连织工都组织起来了,赵承成没理由不做到精益求精。

好饭不怕晚。

赵承成将投产的时间推迟了两天,就是为了将机器都调教到最佳状态。

不合理的设计,能改进就尽量改进,不能改进的,那么干脆就弃之不用,可不能为了省点钱,就影响产品质量。

维修改进的过程,也是大刀阔斧。

村里就有手艺高超的铁匠、木匠,凡是哪处零件有损坏的,干脆重新制造一个新的换上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