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召对苏辙问政,悲催的赵光义(1 / 2)

游侠之风。

自汉开始,就络绎不绝。

尤其是在这种背景的时空,对于赵煦来说首先面对的就是,不听管控的社会体系。

尤其是,在赵宋这个高度发达的市民化社会。

丐帮,是最为不稳定的因素。

历代以来,从赵匡胤定都开始,‘无忧洞’就一直成为赵宋困扰的一个难题。

开封府尹中,最有可能解决‘无忧洞’的是包拯。

“很好。”

赵煦轻轻敲击着桌子,“让雨化田请他进宫就不必了,就让他在禁军的校场上和朕会面吧。”

“吓着宫里人就不好了。”

丐帮区分于污衣派和净衣派,污衣派主要以底层为主,同时在厢军也有一定影响力。

因为厢军的兵员,大多都是从丐帮吸纳,而净衣派代表的那就是士绅豪强了。

武林,行侠仗义以什么为根基,那不就是依靠士绅的收买供奉吗?

这也就自然包括丐帮,而丐帮还和厢军的兵员有关。

‘冗兵’一直以来,都是大宋‘三冗’的最大问题,百万厢军放在战场上,就只是百万头猪,强敌来犯就会一触即溃。

‘兵冗为大,其次官冗,今天下之大患在兵’,这句话来自于蔡襄,仁宗朝进士。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有深刻认知。

“是,官家。”

曹正淳点头,对于官家的命令,自然是坚决的执行了。

“说起来,苏轼和沈括,现在在什么地方?”

赵煦想了下,很快就问道。

苏轼是文坛领袖,旧党中也属于保守主义,因为下放到地方历练的缘故,对于新法颇为认可。

沈括,对于天文,地理还有方志、律历、音乐等多有研究,对于赵煦来说,是一个能够主持火器司的关键人选。

“您说的是苏轼吗?他现在居于常州,至于沈括,元丰五年之时,因为兵败永乐城之事,被贬为筠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现居于法云禅寺。”

在法云寺的时候,沈括是最难的时候。

“召他们回京吧,顺便找机会让我去见下苏辙,传旨意让苏辙次日于宫中召对。”

苏辙是苏轼的弟弟,如今担任右司谏,属于旧党的关键一员。

相对于旧党司马光偏激对于新法的反对,苏辙相对来说比较务实,苏家兄弟都是可以任用的官员。

赵煦不会因为新旧党派的分别就放弃某个官员,毕竟他可不会像高太后一样,对于新党全力打压,导致朝中平衡被打破。

政治斗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他要的是务实的官员,而不是只为了争权夺利,党争的官僚。

国家机器的掌控,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是,传官家旨意,召苏辙次日进宫召对。”

内侍很快就传召,如今的赵煦已经拿回权柄,就差正式名义,彻底亲政了。

苏辙在王安石变法初期,对于变法还是支持的,但对于“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市易法”等变法都提出了建议。

力劝王安石,不过王安石也是个拗相公,因为苏辙大怒,导致苏辙于熙宁二年被贬出中枢,任河南府留守推官。

所以对于变法,苏辙抱有个人的怨恨愤泻,更多是因为王安石带来的。

新法虽好,但是‘青苗法’为例,不考虑实际情况,官方派贷给农民,相当于强制贷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