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治学之论92(1 / 2)

田先生开堂讲学持续了约莫有一个时辰,这《治学》篇是书院学子必学的一篇圣人手记,主要讲述的是对于学问的态度,和如何读书学习的态度,重在修德,修心,然后由己及人,从读书识字到出仕为官的一系列言论。

这篇学说短短不过几百字,却被大泽学子奉若瑰宝,因为想要在朝堂之上取得功名利禄,除了世家监察举荐、朝廷遴选之外,对《治学》篇的释义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往往这最后对《治学》一篇的理解就会决定读书人在朝堂中的地位高低以及最后的成就方向。

所以这《治学》篇在大泽朝“国子书院”创立之后就成了书院中的必考之学。由此而出现的就是数百年以来,以《治学》为本,深浅不一,见解不同的各种释义层出不穷,大泽的读书人每个人都对《治学》篇有着自己的理解,书院之中的先生、夫子对于《治学》篇也是看的极重。

经常有了自己对于《治学》篇有了新的理解之后,总是会开膛讲学,以便于增加自己的学生对于此篇的认知,同时也是将自己的言论传于众人的主要手段。

不用说,今日田先生开讲《治学》一篇,这才讲完,恐怕安武城所有世家家主的桌案前已经有了先生对《治学》篇最新的言论了。

不出一个月,整个京都都就会有先生最新的言论流传开来,若这言论能得到“国子书院”之中的博士、教授的集体认可,那不出两月,整个大泽都会知道田先生新的《治学》之论。

在李勿言看来,大泽书院中这样的讲学方式除了能够惠及学子和扬名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学说确立的晋升方式,不过这种晋升方式是必须通过书院众人的认可,比其自己前世学问的生存环境来说,大泽新的学说想要能够在灵州流传开来,所面临的生存环境要艰难的多。

田先生一堂课讲完,官学书院今日的课业便结束了,大部分学子陆陆续续都已经离开,李勿言和刘覃被田先生留在了最后。

对于留堂之事两个人都面面相觑,跟在田先生身后朝着他的书房走去,田先生在前,两人在后,两大一小走在书院之中的庭院之中,不断招来其它学子的一阵侧目。

通常情况下被田先生留堂之人轻则训斥一番,重则罚抄经纶,一顿惩罚是免不了的,所以在书院之中不少对李勿言和刘覃心存芥蒂之人此刻都暗自窃喜。

吴知夏和王显两人看着李勿言和刘覃被田先生带走知道今日接下来的打算两人算是落空了,虽然他们开课前与李勿言的矛盾被田先生接了过去,但是吴知夏始终感觉这其中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所以想散课之后再找李勿言确认一番。

而王显则是对于刘覃始终怨念极深,总想要找个机会将刘覃教训一番,今日被刘覃指着鼻子骂已经让他颜面扫尽,如果不教训他一番,自己在书院甚至整个安武城都会成为一个笑话。

“今日便宜了他们,若非先生在中间阻止,我非要好好教训一下刘家那个臭小子不可。”王显看着刘覃的身影严重带着一丝恶毒说道。

吴知夏此刻神色平静,他朝身后招了招手说道:“即可将今日先生所讲《治学》篇誊抄一份送回府中。”

“是,公子。”身后的一个书童赶紧答道,然后转身迅速离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