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调教贾化36(2 / 2)

他捡起包袱,往城外走去,他想回扬州,或许能再找林如海试试。

刚走到城外,几个乞丐就抢走了他的包袱,衣服路引,身凭文书都被人拿走了。他连去追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时,倪二又出现了,依然是一个馒头踩一脚。“侯爷问你,还记不记得甄士隐?他资助你时,可有半分感恩?”

又是说完,转身走人。

贾化捡起馒头,大口吃下去,他想起刚才倪二的话。心里有点虚,他的事,被人知道了?不可能啊,那事应该没人知道。

他恢复了些力气,茫然四顾,不知要去往何处。路引丢了,回扬州已经无望,身凭文书丢了,连复职也是不可能。他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就在这时,一个挑着担子的老汉,从此路过,发现了他,问道:“后生,你怎的一人在这里发呆?”

“老丈,我无处可去,不知该往何处去。”

“我那里缺个人手,管饭,干不?”

“干”贾化现在只想吃饱饭,其他的以后再想办法。

跟着老汉去了村子里,住的地方,是猪圈旁的柴房。做的事,是挑粪,喂猪,打猪草之类的粗活。一天两顿饭,吃的是粗粮饼,窝窝头。而且吃不饱,偶尔还要挨鞭子。

老丈不是别人,正是被可卿买回去的焦大。折磨一个月后,焦大给他一个馒头,还是踩上一脚,踢到贾化面前。

“侯爷问你,甄士隐之女落难时,你可有半分怜惜?”

说完转身离开,看都不看他一眼。

贾化啃完馒头,眼泪忍不住的流,不知是在为自己的处境悲伤,还是为过去错而后悔。

他起身离开村子,往城里走去,来到侯府门口,直接跪了下去。

一天之后,倪二再次出现在他面前,还是一个馒头,踩上一脚。

“侯爷问你,甄家蒙难时,你可知道?甄家女落难时,为何不救?你的心不痛吗?”

贾化不知该说什么,张了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

倪二回去了,又留下一个背影。

第二天,出来的是焦大,还是一个馒头,踩一脚。

“侯爷说了,你有些聪明,却丢了良心。罚你乞讨一年,为奴一年,种地一年,三年后再来。否则这辈子,你连当狗的机会也没有。”

说完转身进府,又留下一个背影。

贾化心有不甘,几次想开口喊,却发现自己已经说不出话了。他害怕,他喉咙痛,他已经要崩溃了。这时,侯府门子来了,冲他喊道:“你的喉咙没事,三年后自会给你治好,现在去讨饭,赶紧滚!”

贾化恨恨的离开,带走所有的傲气和侥幸。在人家面前,他如同光着屁股的牲口,全无一块遮羞布。

他想不通,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对他,就算他曾经做错了一两件小事,就这样侮辱他。身为上位者,不是要礼贤下士的吗?他就不怕我以后报复他?

他真的不明白!别说他不明白,就是倪二,焦大也不明白,侯爷干嘛,为了这样一个,不知感恩的人劳神费力。

李虞的想法很简单,一是惩罚他,对他知恩不报的惩罚。

二是熬鹰,对自己调教属下积累经验。

三是人才难得,培养一个读书人最少需要十年。现在只需要二三年,就能捞到一个能用的,稳赚不赔。万一失败了,也只是浪费点时间,不算什么损失!

只让人盯着贾化,不让他脱离了监控,不会饿死就行。

李虞让贾芸,给贾赦下了请帖,就在好梦楼,他不知道,贾赦喜不喜欢这个调调。但有枣没枣,试试再说。

果然,送请柬的贾芸来回话,赦老爷很高兴,答应准时出席。

又让可卿去库房里挑个古董,有扇子最好,没有就弄个画什么的。

结果可卿来回话,家里根本没有古董。最多的是钱,其次是皮料,药材,布匹,丝绸也有一些,就是没有古董玩物的库存。

李侯爷有点尴尬,赶紧让贾芸,老许,倪二等人出去打听,哪里有卖的,赶紧去买个回来。

元春赶紧提供一个去处,他母亲王氏的陪嫁,周瑞家的,有个女婿叫冷子兴。

元春一开口,李虞就懂了,也没打断她。

“那冷子兴经营着一家古董店,可能有一两件珍品。去别家,就怕买到假货,亏钱事小,失了爷的体面才是大事。”

李虞点头同意:“那怎么保证这个冷子兴,不卖假货给咱们?”

元春一愣,是啊,她还真不能保证。咬咬牙道:“我亲自去”

李虞看着她,见元春眼神坚定,点头同意了。

“贾芸,焦大,带一队人,陪夫人走一趟”

“是”“是”

焦大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这种令行禁止的快感,五十的人,走路都带风,比贾芸这小伙子还快几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