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灵根与山水书院(1 / 2)

听着穆桐一路上叙述,秦义才知道人要有灵根才能修习仙术。灵根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灵根,还有一些异灵根,比如雷灵根。单一灵根称为天灵根,寓意天的宠儿。二灵根称为双灵根。在修仙界,千万灵根中有一位天灵根算比较高的概率,而双灵根概率也同样不足百万分之一。异灵根虽不及天灵根稀少,但也同样难灵。

三灵根在修士中也较少,大概万分之一的概率。至于四灵根,甚至五灵根在修士中比较常见,但是这两种灵根资质较差,四灵根一般修炼到练气七八层顶天了,至于能不能筑基,除非自己有天大的机缘。而五灵根修者最多能修炼到练气四五层,至于筑基想都别想。

上面所说的概率是在有灵根的修士中的概率,而在凡人中的概率要低得多。平均万人中有一位有灵根算是比较高的概率了,而三灵根则是在有灵根者中占千分之一,也就是说千万人中也许有一位三灵根的修士。

书院成立至今,能够修炼到筑基的也只有四位,都拜在了刘长老门下。这几位也都是三灵根资质。所以现在书院的招收标准已经是三灵根,如果找不到就不招收弟子。至于像穆桐前几批的未筑基弟子现在都沦落为打杂的地位。每一次需要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内寻找有资质的弟子,这一呆就是两年时间,再在招收后回到书院交差,然后在刘长老洞府周围开辟一个小洞府修炼八年,然后又出去两年。周而复始。如果有人侥幸筑基,刘长老也会收入门下。

穆桐仔细向秦义讲述着修仙界的基本情况。修仙有几大境界,从低到高有练气、筑基、结丹、元婴。至于以上有什么,穆桐不知道,因为就连上清宗才有一位元婴老祖存在。练气期有九层,每三层一个阶段,每个小阶段有瓶颈。最后九层巅峰可以尝试筑基。其它几个境界只有初中后之分。

秦义是三灵根,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三种灵根,需要到书院后由院长检测才能得知,而哪个玉牌就是由刘长老亲手炼制的一件检测凡人体内灵根的法器,只能检测出灵根的数量。有灵根的凡人对于玉牌发出的清凉气体是有发反应的。最终会有白光在玉牌上闪现。

现在山水书院的陈院长,当初也是一位三灵根修者,至于为什么没能筑基成功,穆桐没讲。书院现在只有三个人包括陈院长一个有灵根的修者。另外一对无儿女的杂役。至于穆桐把秦义带到书院后就会和其它人一样离开书院在刘长老的洞府不远的山脚开辟出山洞来在里面修行。虽然没有筑基的希望,但是一直保持修行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至少可以少量增加点寿命。

马车在路上晃晃悠悠的行驶了一个月到达了清水城。城内修士凡人共同居住,两者隔街而望。当初上清宗一部分资质较差的修士会离开宗门来到当时的清水镇居住,嫁娶一些凡人,然后生儿育女。希望自己后代有好的资质可以拜入山门,就这样一代代的累积下来,镇成了今天的城。

马车在一个叫山水堂的药铺前停了下来。这是书院在清水城的一个落脚点,掌柜姓林,有两名帮忙的小二。休整了一下,乘坐药铺的马车往书院方向驶去。

上清宗位于清水山脉深处,整个山脉纵横数万里,书院位于刘长老控制范围的边缘处,距离清水城约五天路程。

六天后,马车来到了书院门口,一个木质牌匾挂在书院门口。陈院长携同两个杂役亲自在门口迎接。

书院很小,木屋只有四五幢,在木屋一边有开垦出来的荒地,地上种有一些瓜果蔬菜。而在更远处还有几亩大小的药园。

穆桐把小包袱递给后面的杂役,对着秦义嘱咐了一番,就和其它人坐车离去。而秦义则被陈院长拉着往书里院里走去。

坐在陈院长的房间内,他仔细的询问了秦义的家庭以及出生地等情况后,就再对秦义施展法术,探查秦义具体的灵根情况。

秦义端坐在椅子上,陈院长把一只手掌贴紧秦义眉头。感觉到一股清凉气体从眉头直入脑门,然后转下入丹田,在身体内游走一圈后由眉心返回。陈院长感慨的望着秦义说道:“是金木水三灵根,和老朽灵根一样。”说完高兴起来,然后在屋里快速的走动起来,像是在思考着一样。

“这样,你坐了几天马车了,想必也是累了,休息几天,看看有没有其它弟子前来书院,到时候再统一授课。”说着就招呼屋外的杂役领着秦义往住宿的木屋而去。来到一间房屋前,杂役把包袱递给秦义,并交待了一些生活起居的事情就离开了。

小屋不大,长三丈,宽二丈,里面有一张床,一个桌子和两条凳子。常用的洗漱东西也都有,床上被子枕头齐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