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华夷之辩(一)78(1 / 2)

八王之乱,乱世纷争,流民太多,遍布之广,达到了旷世空前的境况。流民所到之处,势必受到排斥,因为哪里都缺粮食,所以冲突也就无处不在。为防止流民哄抢,各地纷纷组织武装防范。而流民受到攻击,就要自卫,也逐渐自发形成了自己的武装。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腾带领的这支乞活军也应运而生。

乞活,顾名思义,乱世中乞求活命自保也,其悲壮凄惨情形可见一斑。

乞活军的初期成分是并州汉族流亡农民,虽然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并州官吏,士大夫,士兵,和乌桓骑兵,因为他们的存在,为乞活军增加了许多组织和纪律性。他们在与胡人的长期残酷斗争中磨练出顽强的战斗力,以骁勇善战、组织严密、持续时间长久著称。

而乞活军八大军帅,大部分都是司马腾的家乡部曲,陈午、李恽、冉隆、田兰、薄盛、郭敬、郭阳、张隆几乎都是河南温县人。

尹青松想要往里面掺沙子,首先便是改编队伍,缩减编制,不再组成每户出兵一人,而是汉民十户抽一人,乌桓五户抽一人,组成2300步兵和100骑兵,共计2400人。

然后尹青松任命司马腾为乞活军总帅,曾大牛为乞活军副帅,张角为乞活军军师。王五、李书文为武术教头。八大军头各领三百人。

城内118名精锐战士编入乞活军中担任校尉。

如此编排之下,军力被掌控了,百姓安慰了,开始安心在顺德城周边耕种生活。

“说顺德,道顺德,中黄太一城中坐,到了顺德就得活!”

安居下来的百姓由衷的夸赞道,还编成了顺口溜。

越来越多的流民听闻之后向这里涌来。

“大人,行行好吧,小人饥饿难耐,请给一口吃的,小人一定做牛做马报答!”

尹青松在城内巡视,看到城内涌进来越来越多的流民,不禁哀叹,吩咐张角能收尽收,如今天气临近冬日,如果不能及时挖出地坑,这些流民很多难以存活。

一个身形邋遢的胡人见尹青松一行人衣着华丽,知道遇见贵人,便冒险冲了上来,流泪叩头诉说。

“起来吧。我看你身形健硕,为何落魄至此?”

尹青松拦住抽刀的景廷宾,伸手将那汉子拉了起来,只见此人身形消瘦,却骨骼粗大健壮,满脸胡须,高眉深目,还是个胡人。却并没有嫌弃。

“大人容禀,小人乃是并州上党郡武乡县羯人小部人士,十四岁时曾随乡里的人到洛阳行贩。爱好骑射,颇有胆量被人推崇。不想,匈奴作乱,商贩货物被劫,不得已为他人佃客;今年并州又发生饥荒,胡人逃亡走散,就从雁门回来投奔亲友,不想北泽都尉刘监却将我们这些胡人抓去卖掉,小人拼死逃脱,听闻顺德城主有恩德,所以前来求活。”

“求活么?”

尹青松长叹一声,伸手从背后拿出水囊和大饼递给他一些。那胡人双手接过,道了谢之后蹲在地上开始大口吃喝起来。周围其他流民看到有人发吃的,也都涌了过来。

“大人给我点吃的吧?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

“就给我一口,就一口。”

“大人,我家里还有生病的孩子......”

尹青松对身后的景廷宾道:“引导他们出城安置施粥......”

话还没说完,就见一大队士兵冲了进来,将这些流民驱散,司马腾骑在马上,四处抽打,将流民驱散,恶狠狠的骂道:“下贱的坯子,不想劳作,还想吃食?都给我滚出城去!”

司马腾也不是个博爱的人,他爱的是追随他的并州百姓,对不追随他的流民反而视为抢食物的敌人。

“城主大人,这些人没有打扰到您吧?”

将众人撵走,司马腾赔笑着向尹青松拱手道。

“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但也要对无法劳作的老人、孩童进行照顾。”

尹青松对司马腾的处理方式不置可否,只是又提醒了一句。

“是,城主大人说的对。”

司马腾连连点头,继而提议道:“现在各地大闹饥荒,不能老这样守着穷困。还有许多胡人内迁,同样饿得非常厉害。不如引诱他们集中前往某个隐蔽之处施粥投食,乘机将他们抓起来卖掉,这样既能解决人满为患,又可筹备军姿,可谓是两全其美。”

看着司马腾沾沾自喜的表情,尹青松不觉皱起了眉头,他对贩卖人口之事,颇为不喜,哪怕他贩卖的是胡人。

坐在地上吃饼的胡人大汉也满目仇恨的看向司马腾,这个看起来正经的汉人官吏,怎么这么阴险!

“孔圣人做春秋大义,曰: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只要说汉话,守汉礼,尊汉典,便可视为汉人。既然入我顺德城,便应一视同仁,不分胡汉。引诱贩卖之事,不可再为。”

尹青松警告道。

“可是大人,那些胡人粗鄙不堪,我们本也不必将其当做人看......”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以礼治天下,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贩卖之事与礼不合,莫要让自己堕为夷狄,更不要滑落为禽兽。”

尹青松这话就有点重了,司马腾脊背一凉,连忙低头认错,忙称不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