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外出购物(1 / 2)

一份辛勤汗水,一份喜悦收获。

正能量的反馈让尹青松在系统府衙中可以不受打扰的肆意练习,练累了就休息,吃饭补充体力,之后继续练习。他也渐渐发现了系统空间的一个好处,那就是恢复体力的速度特别快,让自己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时间。

48个小时之后,他对八卦、梅花、戳脚三种武术又熟练了起来,虽然算不上有多精通,但是在镜头前面耍耍还是能骗骗人的。

“回归!”

尹青松回到现实,看了看窗外,天已经亮了,太阳光芒是如此亲切。他抬手看了看表,赶紧和外面的手机时间对照一下调整过来。

推开门,听见熙熙攘攘,豆豆和厨师胖大嫂已经开始招呼三楼的孩子们下楼去一楼食堂吃饭。

“哥哥好!”

“院长哥哥好!”

“青松哥哥好。”

路过他的孩子都会亲切的问候一声。尹青松也微笑着回应。

今天的心情和昨天初来乍到大不相同,他已经开始适应这个新身份,新世界。也找到了在这个世界赚钱活下去的方法路径,所以显得更加自信与开朗起来。

看着他们一个个从自己面前走过,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对应的名字。这是一些熟悉的陌生人,也是自己以后要承担起来的责任。

自己这些“弟弟妹妹”都有些毛病在身上,但得益于不是正规福利院,所以母亲当时也没敢大包大揽的接手那些患有重病和重度残疾的孩子,至少目前这些弟弟妹妹们都能自己下床、自己吃饭,这也为孤儿院节省了许多请护工的钱。

还不算太坑。

因为房子是自己的,所以每月的主要花销就是孩子们的医药费、水电费、食物蔬菜费、上学的小萝卜头的书本学杂费、厨师胖大嫂和门房刘大爷的工资,加起来每月八千元左右。

如果按照昨晚直播的打赏效果,自己完全负担的起。

当然,前提是不能有人生病,不能有人出意外,自己赚钱的节奏不能停。

热热闹闹的吃完早饭,大家又开始按照往日的轨迹开始生活。

稍微健康点,智商正常点的去外面正规学校上学;年龄太小、智力不足的就在院子里玩耍;够年龄,却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去学校的就在自家课堂听豆豆讲课。

总之,不能让他们闲下来。

有事做,能玩耍,肯学习,才不会陷入自闭。这也是母亲当时定下来的策略。她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成功供养了包括原主在内的3个大学生,16个高中生,几十个初中生。

无论外界怎么辱骂母亲“涉黑”、“无赖”、“敛财”,至少自己和这些院子里的孩子没资格去批评她。

“哥,我练武给你看,好不好?”

天仇吃完饭一瘸一拐的凑到尹青松跟前说道。他还记得昨晚青松哥说的事情,他想做个武术主播。

“刚吃完饭,暂时不要剧烈运动。先休息一下。”

尹青松微笑一下,拍了拍对方的脑袋说道。

“嗯嗯,我听哥的。”

天仇听话的说道。但是仍然一瘸一拐的来回走着,不肯坐下来。

“好吧,好吧,你先练一段给我看看。”

尹青松见天仇这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只好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如果不让他表演一下,恐怕他会一直转到自己头晕。

“好,好,哥,你看我给你表演一段醉拳。”

天仇兴奋的停下脚步,急忙摆开架子。醉拳是模仿醉汉酒后跌跌撞撞,摇摇摆摆,但实际上是形醉,意不醉,通过跌、扑、滚、翻,加上严格的武术手法、步法、身法等组成的套路。天仇腿脚不灵便,却在这个拳法上颇有研究。

一整套拳法八路六十四式,打的行云流水,颇有观赏性。

尹青松也是越看越惊讶,对方的动作神韵,可比后世许多所谓大师都要强多了。更别提自己才温习不久的八卦、梅花、戳脚拳。

“可以啊,天仇,你这套功夫练得颇有火候了。”

尹青松大声的鼓掌叫好。

受到鼓励的天仇表演的更加卖力,又打了一套青龙拳。

青龙拳是2000年开始在武术课上推行的新拳种,讲究的是勇猛刚进与腾挪跳跃、阴阳相间。除青龙拳外,还有青龙刀、青龙剑、青龙抢等套路。

没什么器械的天仇练了一趟拳法。青龙出水、青龙腾空、云龙现身、青龙吐雾、青龙吞云、青龙摆头、青龙转身、青龙摆尾、青龙戏水、青龙落地、青龙探爪、横空旋绕、双龙戏珠.......

舞动之间,丝毫看不出天仇瘸腿的迹象。那姿态越发让尹青松觉得像电影里那位武痴封于修了。

或许武术会是天仇的一个出路。

尹青松如此想道。

他想了一下,叫停了天仇,决定把天仇正式引入自己的直播间。

但在此之前,他还得去给两人包装一下。

“天仇,走,跟我去一趟仿古街,进点货,再买点道具。”

尹青松招呼道。

“好嘞,哥,我这就去推三轮车。”

天仇开心的跑去仓库,推出了代步的三轮车。

“我来骑!”

尹青松知道天仇腿脚不好,但也不会说出来,而是直接握过车把,让天仇坐到后斗里。

三轮车和自行车的平衡原理相悖,但只要学会了,身体的肌肉记忆会自动调整,倒也不费劲。

“开门嘞,刘大爷。”

尹青松笑着打招呼。

“青松,你又出去啊。这次可别再买那么大一坛酒回来了。今天早晨看见那个空坛子,吓坏我了,你可别告诉我都是你自己喝光的!”

刘大爷又心疼又劝诫的说道。

“哪儿能老喝一坛酒呢。您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您看我现在,是不是脸色比以前好多了?”

尹青松笑着又把烟递过去。

“你也别嫌我唠叨。现在孤儿院都靠你支撑着,你自己也要注意身体。”

刘大爷又念叨着把铁门打开。

“瞧好吧,您呐。”

尹青松招呼一声,三轮车快速出院,载着天仇直奔仿古街。

仿古街北端是坐北朝南的清风楼大门,南端是火神庙。中间是一条长有八百米,宽有六十米的仿古道路,街道东西两侧按照明清样式建设了许多二层仿古建筑,青砖绿瓦、垂脊山花、正脊吻兽、排座吃瓜。

看上去颇有古风古韵。

原本打造出来,想要作为一个城中亮点,入驻一些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等文人气息浓厚的店铺,让这条仿古街延续顺德府的清风文化气息。

结果,人为安排,敌不过市场筛选。

不到几年,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店铺纷纷倒闭,取而代之的是锣鼓唢呐、元宝香烛、冥币纸钱、神像雕塑、卜卦算命、茶叶烟酒店铺的火热开张。

满眼望过去,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这些店铺中进进出出。宽阔的街道中央还有一些小商贩摆地摊卖假文玩、串珠子、冰糖雪梨膏、旧书旧杂志等物品。

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俗!

再用一个字表述就是:乱!

但是这些店铺和地摊却有着非凡的生命力,在经济最萧条的那三年,其他店铺纷纷倒闭的情况下,这里却依然红红火火,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究其原因,无非就是“需求”二字。

生活富裕的人们,精神需求也越发活跃起来。

举个简单例子,截止前年,华夏佛家寺庙3.4万座;圣主教堂3万座;真寺3.8万座。而整个华夏才4万个乡镇,相当于这些庙堂将所有乡镇全覆盖了两遍还多。

当然,也要考虑地区的不均衡性,比如,单尹青松所在的南关街就有1座圣主教堂,1座佛家寺庙,4座真寺。

与此相对应的,华夏民间信仰的龙王、真武、城隍等民俗场所在经历了伐山破庙之后,出现了萎缩。但仍然以地下模式,暗暗保存有一村一庙的传承没有断绝。

仿古街南头那座传承了数千年的火神庙,也以文物建筑的方式得以保留了下来。相传,邢台有3500年的建城历史,这座庙的火神最初供奉的,便是上古火神燧人氏,能保佑百姓不受火灾之苦,地方志中曾多次记载火神救民的故事。

每年阴历十月十八是火神庙会,会有周围数十县市的百姓前来祭拜,烧钱祈福、社火游行、锣鼓喧天,持续三天,热闹非凡。

也因为每年一度的火神庙会,让周围数十县市的百姓都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清风仿古街是一个锣鼓唢呐、元宝香烛、冥币纸钱、神像雕塑等商品的集散地,量大便宜!

同样,也是卜卦算命最灵验之地。许多自诩有些本事的卦师都想来仿古街谋求一席之地!

而汇集了如此多优秀卦师的仿古街,又吸引了更多慕名而来的客人来卜算钱途吉凶。

一个需求循环形成了。

信仰有时候就是这么奇特,一个火神庙的影响力,抵消了1座圣主教堂,1座佛家寺庙,4座真寺的影响力之合。

可见,华夏人还是信奉华夏本土神灵更多一些。

这些年来,地方管理部门也有意改变仿古街乱糟糟的低俗景象,引入了一些新产业进入,比如现在正火的汉服店、小吃一条街、虚拟实景游戏店等等,至于他们能不能在这里真正站稳脚跟活下来,还得看市场的选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