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扶清灭洋38(1 / 2)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这场酒宴,有知府、有学子、有镖客、有武师、有中年,有稚子。但大家抛开这一切身份,酒场争雄,述说心志。

尹青松甚至把南宫离那儿的得来的玲珑醉拿出了半坛,不但现场满屋酒香,更是让众人喝了之后浑身舒畅,一些暗疾都好了许多。

“我此去京城,必定要金榜题名。面见陛下,改革变法!”

谭嗣同喝高了之后,也放松了心防,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志向。

“哼,那些满清鞑子何尝把我们华夏放在心上。跟洋人一起欺负我们华夏百姓的,不就是他们吗?想他们改变,倒不如反他娘的!”

赵三多却颇不认同,央央华夏落得如此田地,是百姓不肯出死力吗?是民欲起而官先跪,是兵欲战而将先逃!

就拿满清与扶桑在高丽的战争来说,满清士兵武器装备丝毫不比扶桑弱。但叶志超、龚照玙、方伯谦、卫汝成、赵怀业、黄仕林各个未战先逃,把想要奋战的将士丢在前线。这样的国度,就算武器再先进,也只是一群待宰的猪羊。

“但这世间还有好官。比如两广总督李中堂,兴办实业张香帅,军事天才袁项城。如果当今陛下能够亲政,亲君子,远小人,任贤能,办实业。未必不能中华再起!”

大刀王五反驳道。十年前,他曾在黑旗军担任过大刀队队长,后来刘帅被招安前往督抚台岛,他也前往京城,开办镖局多年,这段经历让他不认为造反是个好主意。

“国家大事我不懂。但我觉得习武强身,提升士兵武艺绝对是好事。”

李书文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继续道:“不瞒各位,这次我受师傅举荐,前往山东袁大人麾下效命,担任枪术教头。准备打破门户之见,倾心传授八极门的武艺,让更多国人学到武艺精髓,尽快强大起来。扶桑人在高丽之战中往往能够在肉搏中战胜我军,就是因为他们许多剑术流派进入军中教习,他们可以,我们亦可!”

尹青松看着面前众人,无论老幼、无论身份,都一副忧国忧民之态,一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油然而生。但很快又被满清“莫谈国事”的冷水浇灭。

这个时代,在茶馆中乱谈国事,连身为旗人的常五爷都要被抓。这样的国度还有什么希望呢?

这个时代,实业兴国的秦二爷最后破产流落街头,发出“不要做好人”的哀鸣,这样的时代还有什么未来呢?

但正如人死之前有回光返照,一国将死,也会有时代精英做最后的一搏。大家可以嘲笑他们的手段幼稚,但是不能鄙视他们的初心高尚!

只能隐晦的向他们做出一些提醒。

但能否起效,他真的无法确定。

一场酒宴,宾主尽欢。

第二日,尹青松端坐衙门大堂,赵三多、李书文、王五等人临时充当衙役,谭嗣同临时充当文书,将包神甫等人当堂审问,鼓励百姓大胆举告。一时间,受尽了委屈的百姓纷纷上前列举这些洋人和汉奸的恶行。

审理之后,签字画押,尹青松大笔一挥,将包神甫、大管事、账房先生、洋人骑兵、汉奸打手六十余人一并押往南区菜市口,当街斩首。

赵三多、王五手持鬼头刀充当刽子手,一时间杀得人头滚滚。百姓纷纷叫好。

第三日,众人分别,他们各自启程。

赵三多七人向南,有些迷茫混沌的继续去传播他们的梅花拳和反抗意志;

李书文背枪向东,满怀希望的前往山东寻找他心中的明主袁世凯投靠;

谭嗣同和大刀王五向北,心潮澎湃的前往京城,实现他们的改革之心。

同一座城池,三组走向不同道路的身影,渐行渐远......

忽然,光线再次包裹整个城池,整个世界如同进入了黑白电视,一些事情开始走马灯式的快进。

他看见,曾大牛带着浑身残破的手下返回城内,原来他们竟然被征调前往威海卫,守卫北洋水师最后一个港口去了。但随着1895年4月威海卫被攻破屠城,北洋水师最后一支舰队投降,战争落下帷幕。曾大牛带着仅剩的四十多个弟兄逃回了城内。

他看见,谭嗣同名落孙山沮丧返回乡里,路过顺德大醉一场。

他看见,康有为等数千名举人乘坐公车北上京城向皇帝请愿变法图强。谭嗣同与同乡再次慷慨激昂,第七次赴京申述自己的主张。

他看见,满城贴满改革维新,但是不到百日,又全部撕毁的布告。

他看见,越来越多的灾民开始入城。越来越多的洋人出入城池耀武扬威。因为要强拆“火神庙”改建为教堂,越来越多的百姓入城护庙。赵三多率众多徒弟到火神庙前比武“亮拳”。周围拳众闻讯前来参加者达三千余人。迫使洋人不敢动手拆庙。

.......

尹青松浮在天空,像看电影一样快速浏览着事情进展,却无法插手。

终于,光线散去,整个世界恢复了明亮色彩。

他看到了满脸痛苦的曾大牛,怒道:“你这个混蛋,我好好的城池,让你守成了筛子,谁都能进能出!”

“城主!”

“大人!”

野战军营中的众人见到尹青松现身,犹如见到了主心骨,又想起之前受到的委屈,战死的兄弟,八尺大汉,顿时抱住城主大腿哭了起来。

这一哭,反而让尹青松愤怒的话语说不出口了。

“唉~”

再多的责备也化做一声长叹。他举起手,朝野战军营一挥,战死的77名野战勇士重新复活过来。让曾大牛等人兴奋异常,和复活的同袍一起再次向城主磕头感谢。

好嘛,这啥也没干,先把3.8万能量值花出去了。

“城主大人!”

“城主大人回来啦。我们就不怕洋人啦。”

“大人,您离开这两年,我们可吃了不少苦啊。”

众多百姓见尹青松在曾大牛护卫下出现在城内,顿时激动起来,互相传递消息,很快传到了火神庙前的广场。

“什么?城主大人回来啦,哈哈哈,太好了。这下我们还怕什么,走,梅花弟子,跟我一起去拜见城主大人!”

赵三多听闻这个消息,同样兴奋起来,意气风发的带领三千弟子向南关街而来。

到了尹青松面前,全部单膝跪倒,呼啦啦跪成一片道:“弟子赵三多携梅花弟子恭迎城主大人回归!”

“恭迎城主大人回归!”

现场众人行礼之后,目光灼灼看向这位两年前斩首洋人,为民做主的好官。

“诸位请你,你们聚在城内所为何事?”

尹青松轻轻一挥手,众人便被神奇的力量扶起,看向尹青松的目光更加狂热。

“大人,您离开的这段时间,洋人教会越发放肆。他们以特权吸纳教民,声称只要信教就可以不用交税,不用服劳役。而官府非但偏袒教会,还将教民身上的负担转给我们普通百姓。长此以往,华夏百姓信洋教、说洋话,不祭祀父母,不供奉先祖。那我们还是华夏人吗?”

赵三多纷纷不平的接着道:“那些洋人现在变得更加狡猾,他们自己不再打头阵,反而让那些投靠他们的教民冲在前面,打砸我们的宗祠和神庙,还强迫我们向洋人纳捐。华夏人凭什么纳洋差!这次他们更过分,要拆了我们顺德数千年历史的火神庙建成教堂!难道我们火神燧人氏比他们的上帝要第一等?非要压我们一头?真是岂有此理。”

赵三多的话激起现场越来越多百姓的共鸣。

“我明白了。传令下去,抓捕教堂洋人及主要骨干,鼓励百姓检举告发。本官要再次升堂审案。谁有冤屈皆可来申诉!”

尹青松听完之后,立刻对身后的曾大牛如此吩咐。现在他可不再是孤家寡人,而是拥有117名强大的战力。

“大人,请让我等协助几位军爷!”

这次赵三多他们反而主动请缨了。

“好,你们引路,速去捉拿!”

“得令!”

有了尹青松的命令,赵三多等人开心的在前引路,曾大牛这些人各个拥有三千斤之力,那些教堂的围墙一冲就碎,那些洋枪打在身上也不致命,在众人“神功护体,刀枪不入”的吹捧声中,城池周边七八个教堂被攻破,里面的洋人、骨干、教民被抓获。

“升堂!谁有冤屈,皆可来报!”

民众积累的怨气可不小,许多人进来痛苦流涕的陈述洋人之恶,还有教民仗势欺人之举。

最后,尹青松下令,洋人全部斩首示众,骨干害民者一并斩首,普通教民训斥之后归家。

一时间百姓欢呼声雷动。

赵三多再次充当刽子手,过足了砍洋人脑袋的瘾。

但现场观刑台下,却有两个失意之人,长叹一声,转身要走。

“王兄,李兄,好久不见了。”

尹青松出现在了他们面前,拱手微笑道。

“城主大人,好久不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