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才村腊月二十三44(1 / 1)

在北方地区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但大理白族这边并没有过小年的传统,白族习惯是在腊月二十二这一天,会在本村的本主庙里打柴火灶做饭,炒些菜,然后拿到大理南门外的城隍庙里祭神。晚上的时候房东也带给我一份上供的饭菜,是柴火灶米饭和一份荤菜,就是辣椒炒回锅肉。

大理本地每个月的农历初二、初九、十六和二十三是赶集的日子,本地人把集市叫街,今天和中原地区的过小年仅仅是日子重合而已。

作为过年前的最后一个集市,那也是非常热闹的,大理这边规模最大的集市是三月街,理应那边才热闹,应该过去看看。我住在才村这里,也是因为脚有旧伤,我想在三月街上应该不好找到歇脚的地方,我就逛一逛才村这里的小街吧,可以把它想象一个小型的三月街,比如才村这边有两家卖筐的,三月街那边或许有个二十家,估计也就是这种区别吧。

才村这里物质生活也仅是刚刚够用而已,以至于我到了市区里的超市都能很兴奋地在里面转一转,这样的集市当然也是能打发时间、选择不多的地方了。往年的集市都是顺着街道摆很多摊位,但今年冬天,全部集中在了一个平地上,集中是集中了,但就少了一点那么逛街的意味。才村这边的集市,尽管有着苍山雪的映衬,我相信和其他地方的农村集市也没有太多区别,集市上卖的也无非就是些水果菜肉日常用品,以及糖果鞭炮春联这些应景的东西。

也有一些平时不太见的摊位,比如有家卖牛杂的,20块钱一斤,平时就没有见到,问了一下平时他在哪里,他说的白族普通话也不是很标准,我也没怎么听懂,似乎离这里并不近。集市上有家卖豆腐的,摊主竟然是东北人。

还有不少卖鸡蛋的,弄个小框里面装上十几二十个的,说是土鸡蛋,1块5一个,我以前买过,说实在话我也吃不出来,以后还是买七八毛钱一个的那种一板一板的鸡蛋划算。

本地白族大姐的服饰和外地游客的差别也很明显,他们一般冬夏都会带着遮阳帽,只有他们深知这高原紫外线的厉害,我在那里待了两年,现在也是知道他的厉害了,我的户外冲锋衣都被晒褪色了;那些无知无畏帽子也不戴,脸也不遮,只戴个大墨镜耍酷的大多是外地人。

尽管地处南方热带,集市上的水果看起来也并不那么鲜亮,没有多少购买欲望。在现在塑料产品横行的年代,也只有在农村集市上才能见到绿色环保的竹制品,带背带的竹框是白族妇女最常用的背篓,还有一些扫把箩筐等等竹制品,其实价格并不便宜。还有一些日常五金工具什么的,说实话,掂量掂量那个质量,我想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在这里买这东西。

有一些本地白族大姐们自己种的蔬菜都是很好的,因为这里不允许打农药。像这种摊位上蔬菜品种不多,每样数量也不多的,大部分是自家种的。好处是没有农药化肥什么的,这些蔬菜我也买过,感觉扔了也不少,主要是烂掉了。在大理的房东也常给我些他地里摘回来的青菜,外观上看起来确实不如菜贩那里的菜鲜亮好看有食欲。

集市上还有不少鸡,都说是自家养的土鸡,我想土鸡肯定也是有的,我本人也不会挑。鸡好像永远都是被宰的命运,不论你有多乖,当然猪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发现和夏天的集市相比,冬天的集市外地人较少,想想也很能理解:夏天来这里旅居长住的人比较多,尤其中老年人,做饭的就多。冬天年轻人会有一些,但老年人来旅居的就很少了,主要是这里冬天风大海拔高,另外到零度的时候体感也是挺冷的,中老年人并不适合冬天来大理。

才村的集市,冬天的上午,冬天的早晨,七点多钟小摊主们才慢慢来,过了中午就渐渐散去。想想这些摆摊的,辛辛苦苦装车卸车,拉来拉去,也就只能卖半天,想想也太佛系了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