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52(1 / 1)

苏州博物馆也是不太好预约的,提前四五天都会约满,不亚于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以展品丰富取胜不同的是,来苏州博物馆参观的,可能有一部分是冲着它大名鼎鼎的设计师贝聿铭来的。苏州博物馆的藏品不算丰富,但是作为一个国家一级博物馆,却也不乏精品,比如苏州瑞光寺出土的宋代舍利宝幢、宋代彩绘、手写卷等等,那都是国宝级的,因此博物馆内展出的这几件都是复制品;还有虎丘塔当年出土的一些文物也在这里设专馆展出;此外明代的曹氏墓、王锡爵墓的出土文物也大都是精品,还有青铜器馆,玉器馆,瓷器馆等等,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甚至这里还按照宋代结构复建了一间书房。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祖籍就是苏州人,出生在广州,他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建筑系,很早就在美国成名。他在中国大陆的作品其实相当少,只有三处:最早的是坐落于香山公园1982年建成的香山饭店;然后是1995年设计建造、位于BJ西单的中国银行总部大楼,以及2006年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贝聿铭的父亲还是叔父,以前曾是中国银行的董事,大概这层关系才能请到他来设计总部大楼;至于苏州博物馆,那或许也是利用乡情来打动他吧;贝聿铭的儿子也是从事建筑设计,有自己的设计师事务所,苏州博物馆贝氏父子都有参与,能请来这样的大师设计,苏州博物馆也是可以有它骄傲的理由的。

苏州博物馆的位置是在太平天国忠王府的西侧,这里实际上以前也是拙政园的一部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不算大,外观设计现代,又和SZ市的建筑色彩、特点融为一体。贝聿铭似乎对多面体和切面比较情有独钟,他设计的卢浮宫金字塔,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中银大厦,还有这个苏州博物馆以及其他一些作品,都可见这种元素;我在BJ的时候,第一眼看到中国银行总部大楼,就觉得这个设计语言很熟悉,一查果然是贝聿铭设计的。

博物馆内部的布局也是非常用心、非常精细,很讲究细节;在它的整个设计中,虽然用的是现代的材料,现代化的功能,但是你在里面能处处感受到苏州园林的一些要素和精髓,空间上曲径通幽,又别有洞天,又豁然开朗;一小片竹林,一棵老紫藤,一块太湖石,和建筑环境结合得相得益彰,感觉没有一处闲笔,只是稍稍觉得有点过于精致刻意,野趣不足,或许这也是受建筑主体和它的用途所限制吧;此外中间庭院用片石堆砌成的假山也是博物馆的一大亮点,中庭有个水池,旁边的建筑顶部倾斜的线条,白色的墙壁、六边形的小窗倒映在碧绿的池水之中,看起来也确是有苏州青瓦白墙隔扇窗的水乡韵味,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让我感觉特别适合静静地在里面漫游欣赏。

来这里参观的游人中穿着古装的年青人很多,不断在各个位置拍照打卡,远超南京博物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所以我说很多人就是冲着他这个建筑来的。只是现在游人众多,小小的博物馆里,任何一个位置都是人满为患,给我的感觉已经多少打破了设计中包含的那种悠然和恬静,这也是很无奈的吧。

在苏州博物馆前面不远,就是苏州著名的园林狮子林,狮子林的最后一任主人就是他们贝家。贝聿铭在博物馆的设计和建造中一定也来过这个他小时候曾经玩耍过的园林;他年轻时代就离开了苏州,想必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他或许会注入他对家乡苏州民居、苏州园林的回忆和乡愁吧,苏州博物馆大概就是他梦中家乡的印象。

参观完苏州博物馆就让我想起了我老家的一所和它有些相似的博物馆——西安博物院,这两个馆都是大师设计的,西安博物院是张锦秋院士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依傍着拙政园;西安博物院则和小雁塔荐福寺庭院融为一体。二者的建筑外观无疑是苏州博物馆的更加亮眼一些,既独特,又和苏州传统民居风格相结合的比较好;至于西安博物院的设计,就感觉说它有特色,好像也没有多亮眼,说它没特色,好像又有点不同。苏州博物馆内部设计空间更加多变,更加精致,更加巧妙一些;西安博物院内部的空间设计就比较普通,中规中矩;2023年的时候,地下一层的两个展馆又重新进行了设计,设计感提升了不少。另外苏州博物馆没有园林绿地,只是在建筑中部设计了一个中庭水池,做了一个片石假山,也成了苏州博物馆的一个点睛之处;西安博物院主体建筑北部有一片绿地,但是园林设计也是普普通通,没有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感觉其实这个地方还是可以有很多文章可做的;而且主体建筑周边过多的石板地面,夏天的时候阳光强烈,酷热难当,和隔壁郁郁葱葱的荐福寺庭院相比,感觉就是两种世界。规模上二者的体量都不大,文物数量不算很多,都是一级博物馆,但从精品文物来说,还是苏州博物馆要胜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