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重新开始73(1 / 2)

曾经学习中游考高中都费劲的周芷兰在大学霸孟泉汇手把手的悉心辅导下,考上了高中,现在又考上了大学,实现了鲤鱼跳农门的伟大梦想,真是可喜可贺啊。

“可我孟泉汇还在复读班的水深火热中。马上要升高五了,哎!希望下次一定要成功啊!复读生的日子太煎熬了!”孟泉汇在为周芷兰高兴的同时,自己的痛苦也是难以避免。

孟泉汇与周芷兰本来约定要考同一所大学,孟泉汇报数学系,周芷兰报经济学。或者退一步考同一座城市,青梅竹马想对方时好方便见面。

可计划没有变化快,现实是周芷兰金榜题名,孟泉汇第二次名落孙山。对孟泉汇来讲可谓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一个完美注脚啊!

周芷兰临行前的最后一面。朝夕相处耳鬓厮磨的西厢房。

心思细腻纯洁善良的周芷兰看着眼前憔悴的大学霸,心疼极了。鼻子酸酸的,泪水在眼眶里挨挨挤挤。周芷兰压抑着对新的大学生活的向往和急切,尽量表现得平淡一点,以便少给孟泉汇一些刺激,减弱对比给孟泉汇带来的遗憾感。

“泉汇,没事的。你再坚持一年,明年你一定会成功的!我在南济师大等着你,我会永远等着你的!你放心泉汇。”

“好的芷兰,我没事,今年没发挥好。明年一定会成功的!”

......

芷兰给泉汇一个深深的拥抱,轻拍着泉汇的后背。

“亲爱的,没事的。我会一直支持你的!你有那么好的基础,今年只是没发挥好!明年你一定会金榜题名的!”

泉汇把芷兰紧紧抱住,感受着秀发在脸上轻轻的抚摸。感受着芷兰如兰的呼吸,感受着体温的温热,感受着丰满和挺拔。

泉汇收到了无数的力量!油然而生出了一些伤感和担心。

“我亲爱的芷兰,你就要离开我了。就像风筝断了线,你要远走高飞了!你要丢下我了吗?到了大学,你还会每日念着我吗?”

明日竹马就要与青梅远隔千山万水了,竹马泉汇抑制不住的失落。这一去分别,见一面可能就难了,也许只有等待寒假了,漫长的等待啊。

泉汇本想去送芷兰上大学的,后来一想还是算了。由芷兰老爸送没出过远门最远到过南苍县城的芷兰去上大学吧。

“芷兰,别忘了带着通知书。其他要带的你自己再想想。”芷兰老爸是个仔细人。

“都收拾好了,老爸。咱走吧。”

“宝,常来信。”妈妈不舍,泪汪汪的。

“老妈,我会常写信的。”芷兰和老妈拥抱惜别。

“兰,常写信。”

“记住了,姐姐。”芷兰和大姐周芷梅拥抱惜别。

“二姐,常来信。”

“好的,海子。”芷兰和弟弟周芷海握手惜别。

泉汇和芷兰全家人送芷兰来到国道三零六边等车。半个小时后,车来了。芷兰和老爸坐上了直达南济市的豪华大巴车。

泉汇目送大巴车消失在远方,和伯母,大姐,弟弟往回走,复杂的心情。

第一次坐这么豪华的有空调且座椅可调的大客车,要去省城南济市上大学,芷兰的心情格外地好。

像刚出笼的小鸟,内心在欢呼雀跃,现在泉汇不在身旁,可以稍微放开点了。

多年的鲤鱼跳农门的愿望终于实现啦,好开心啊!

从此不用像父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大学毕业后就有工作啦,就是吃国库粮的城镇户口啦,好开心啊!

芷兰一直盼望着离开父母,去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今日终尝所愿,好开心啊!

芷兰眼里泪汪汪的。多年的刻苦学习终于有了想要的回报;对娘亲,爹爹,姐姐,弟弟,还有竹马泉汇都有无数的不舍。

一个人要去几百公里外的大省城求学,人生地不熟的,我会孤独的,我会寂寞的。

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肯定会有很多的困难。在家里有困难,我可以找爹爹娘亲,可以找泉汇。到了大学里,有了困难能找谁呢?

一路上芷兰的思绪一直没有停歇,把十八年的经历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反复播放着。总结着,反思着……

四个小时的颠簸,南济市长途汽车站。

一出站。远远就看见高举“南济师范大学欢迎您新同学”的师兄师姐迎新生团队。

看到有新同学往这边走来。

“欢迎新同学!”

“欢迎新同学!”

迎新小组开心极了,又来活了,又可以忙一阵了,有事情可做好让人开心啊。

“同学,您是哪个系的?”

“经济学。”

“马超伦,来,你和杨月庆负责。”

马超伦和杨月庆以及其他同学七手八脚地把周芷兰的行李搬上了一辆一三零汽车,并把周芷兰和老爸扶上了车。

车满了,出发,回校。

一零三大卡车上,同学们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互相问着姓名,系科,籍贯等基本信息。

“周芷兰,你是南苍县的?我是郝梅丽,也是南苍县的。”

“是啊,我是南苍县的。你也是?老乡好,老乡好啊。”

“这是我爸。”

“叔叔好。”

“郝梅丽你好。”

“周芷兰,老乡好。”

“我是马超伦,比你高一级,苍阴县的,紧挨着南苍县。

“欢迎你啊,也祝贺你。

“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我就行。我住南公寓五零一。”

超伦握住了周芷兰的手,热情地向周芷兰介绍着自己。嫩嫩软软的触感留在了超伦的心里。

“郝梅丽,你也一样。有事尽管说话啊。”马超伦突然发现冷落了旁边的郝梅丽,边说边去握住郝梅丽的手。

“马超伦你好,谢谢啊。”

“还有我呢,杨月庆,南济市李槐区的。住南公寓五零二,马超伦的隔壁,有事你们尽管说话啊!”

杨月庆轻轻地把马超伦向左边推了推,边跟周芷兰和郝梅丽握手边介绍自己。

“杨月庆,谢谢你啊。”

“杨月庆,谢谢你!”

……

二十分钟后,一三零大卡车到达曜更街369号南济师范大学南门。进南门,前行三百米,左转,直走二百米,右转,直行一百米,大卡车停在了科技楼前面的小广场。

“刘长乾,你和宋京奎去缴费处排队。我们帮周芷兰和郝梅丽安顿好宿舍后马上就回来。”小组长马超伦安排道。

“好的。”兵分两路。

马超伦和杨月庆扛着周芷兰和郝梅丽的行李左转,西行三百米,左转,一百米,左转,进女生宿舍七号楼西门。

超伦查看了一下表格,

“六零一。”

噔噔噔,上楼。

“芷兰,你们上楼吧,我去买点东西。”芷兰老爸不好意思进入女生宿舍,刚好逛逛给闺女买点日用品。

宿舍向阳,北门进,南阳台,三张双层床,另加一个六格子衣橱供同学们放被褥等大件衣物。

“哪个床是我们的呢?可以随便选吗?”梅丽甜甜的嗓音。

“是的小师妹。随便选——”超伦嬉皮笑脸地拉着长调。

芷兰和梅丽选择了进门右侧A床的下铺和上铺,成了上下铺的姊妹。姊妹缘分从此开始书写。

“月庆,你现在去缴费排队处换下刘长乾和宋京奎。我等周芷兰和郝梅丽收拾好床铺后,领着他们带着钱去找你汇合交学费。”

“好的。”

“好的。”

“好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