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人生最好的生活状态是什么(1 / 2)

昨天看到新华社公众号的文章“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感觉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在这里用自己四十几年糊粥,豆沫菜,大葱蘸酱卷煎饼的经验谈一下对这个题目的理解。旨在抛砖引玉而已。

人生而为人,根据马斯洛的观点,首先希望满足生存需求和生理需求,这是第一层次,是基础。

其中生存需求是最基础。要满足此需求,就必须“有事做”。

根据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有事做,就能分配到合理的经济基础,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生存需求,就有了立足之地,就可以谈论上层建筑等其他内容了。

这个可以理解为人的安全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即马斯洛的第二层次安全需求得到了满足。

与此同时,成就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

即有事做里面可以理解为包含了物质收获和精神收获两部分内容。

有事做,得到了物质报酬,是为物质收获。

另外,有事做可理解为帮助了别人,成就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成就感是为精神层面的收获。

“有人爱”可视为精神层面的收获。

因为有事做,也许再加上“我爱了人”,现在收获了“有人爱”。

这个可以理解为马斯洛的第三和第四层次即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满足。

有人爱的第一方面,亲情,天然的美好生活的基础。

没有亲情,我们不会来到这个世界。

所谓血浓于水,亲情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是我们一切事情的根基所在。

有人爱的第二方面,爱情,最好的生活状态的标配之一。

爱情能激发灵感,引领未来,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和调味剂,缺之不可。

有人爱的第三方面,友情。

人之初,性本孤。

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在一般意义上,人又是讨厌孤独的,所以朋友是必须的。

朋友有何用?正如陈果所言,朋友是无用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