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思想的革命者57(1 / 2)

帕德雷夫斯基拜访之后,罗莎就搬出了贫民区。已经不是通缉犯的她,继续躲藏下去也没有意义了。党派建议她搬到在利沃夫市区的党办公室附近,方便建党的筹备和宣传。

罗莎想了一个晚上,和帕德雷夫斯基说,任华沙大学教授的事情还需要考虑一下,但是她已经确定在联邦内建党了。党名还是波兰王国与立陶宛社会民主党,简称联邦社民党。

“建党的具体问题你和你的党派讨论一下,”临走之前,帕德雷夫斯基提醒罗莎,“有什么问题你可以到华沙找我,如果因为特殊情况联系不上我,你可以找这位,塞斯托斯少校,他最近都在利沃夫任职。”

面对这个拿抢顶自己脑门的人,罗莎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她感谢了帕德雷夫斯基的提醒,准备动身去市区的党办公室和同志商量建党的事情。

“我送您吧,”塞斯托斯和罗莎一起下了楼,走到一辆汽车旁,“刚刚那是,工作,没办法的事情,抱歉抱歉。”

思量再三,罗莎还是决定蹭个车。现在已经上午9点了,如果自己走到办公室,估计到的时候已经可以吃午饭了。

车上,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罗莎惊讶地发现塞斯托斯似乎对自己在各国的同志都很熟。

“伊里奇先生最近没在俄国政坛露面主要是因为他生病了,”听到罗莎小声嘀咕了一句列宁,塞斯托斯就接上了话,“应该是他照顾妻子克鲁普斯卡娅的时候感染上的。”

这你也知道?你们波兰对革命者的调查都这么深入了吗?罗莎震惊。

“而且我告诉你,最近托洛茨基这么活跃也是因为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你知道吧,”塞斯托斯转着方向盘,来到利沃夫的大街上,“他的两个儿子现在交给伊里奇照顾了,所以能心无旁骛地去各个国家谈判。”

“他现在不在俄国吗?”罗莎有些自责,因为一直躲避追捕的缘故,她对世界局势的了解极其滞后,甚至不知道托洛茨基现在已经到德国谈判了。

“在德国,德皇最近颁布了一个新法令,对言论和革命限制得很严格,他应该主要是去帮一些革命者逃离德国的,”塞斯托斯说,“对了,你的朋友克拉拉·蔡特金最近离开德国来波兰,应该是来找你的。”

克拉拉是罗莎在德国时期结识的好友,是一位充满理想的教育家,也是一个坚定的革命党人。她早就在德国警察的监视之下了,这次逃离德国避难也并不出人意料。

“好了,应该就在这,我平时都在市政厅呆着,你去那找我就行,”塞斯托斯停下了车,在罗莎下车的时候又补了一句,“对了,您那位情……朋友,列奥·约基希斯先生最近越狱成功了,不知道会不会来这里,如果您需要,我们想办法可以帮您联系他……”

还没等塞斯托斯说完,罗莎就关上了车门,头也不会地走进了办公室。

“嘶,是不是又说错话了?”塞斯托斯挠挠头,开车离开了。

罗莎有如此的反应,一半是因为欣喜,一半是因为害怕。她和约基希斯确实是长年的爱侣关系,从苏黎世大学时期开始,两人就是感情极好的情侣。后来为了方便在德国境内进行革命活动,罗莎找了一个叫吕贝克的同志假婚,两人因此无法光明正大的在一起。

1907年,罗莎来到波兰活动后,约基希斯在德国被捕,被关押在巴伐利亚州的监狱。如今听到他越狱成功,罗莎自然非常高兴自己的爱人重获自由。

害怕则是因为她开始恐惧于波立联邦强大的情报能力,大到托洛茨基代表俄国外交部在各国的活动,小到伊里奇生病、约基希斯越狱,以及了解她和约基希斯的情侣关系,整个联邦似乎对欧洲了如指掌。自己如果想发动革命,会不会在筹备阶段就被发现,然后失败呢?

罗莎并不害怕失败,而是害怕在这样的情况下,失败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它既不能成为后来之人的教训,也不能唤醒新的民众,失败就仅仅是失败而已。倘若如此,还不如接受帕德雷夫斯基的建议,去华沙大学宣传革命,这样至少能把革命的思想在联邦内传播开来。

此时的她并不知道,一个巨大的国家机器往往不是铁板一块的。有些情报仅仅只存在于一个人的脑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