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罢工93(1 / 2)

白金汉宫与祝圣宫的装饰截然不同,如果说后者透露着一股暴发户似的气息,那么前者则充满了贵族格调。没有鲜艳的颜色、没有金银的推砌,简简单单的白色墙壁和几件艺术品的融合,从骨子里透露着高贵。

今天是克里斯汀和玛丽公主见面的日子。波立联邦此次到访伦敦,明面上的目的毕竟还是寻求双方的联姻,所以这些该做的事情一件都不能少。

在王宫大臣的陪同下,波立联邦的王储克里斯汀来到了白金汉宫,和玛丽公主进行了一场正式的会面。但她第一个见到的王室成员并不是玛丽,而是玛丽的哥哥,英国的王储爱德华。

克里斯汀本以为自己会和爱德华说几句话,没成想身为王储的爱德华像一块背景板一样,不说任何一句话,也不做任何事情。只是穿着一身西装,默默地站在房间的一个角落。王宫里工作的仆人们似乎也习惯了这样的情况,对这位英国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视而不见。

毫无疑问,这是不正常的。在克里斯汀八年的王宫生活中,一个王室成员无论多么不受自己父母的宠爱,在王宫的仆人和国家的臣民面前,他也仍是高高在上的贵族。

曾经刺杀自己失败,被剥夺了一切头衔的阿列克谢因为王室身份没有受到任何审判,连格兹都不敢对他动手。最后只能把他送到修道院中囚禁起来,仅此而已。

犯下如此大罪过的王室成员也仅仅只是软禁,而这位从未听说过有任何差错的王储竟然成为了白金汉宫里的透明人,这让克里斯汀百思不得其解。她很想去找爱德华聊聊天,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但不等她行动,身边的王宫大臣和仆从们就已经簇拥着她来到了下一个房间。

“欢迎您,来自波兰的朋友,”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国王及印度皇帝乔治五世站在台阶上,身边是他的妻子,大英帝国的王后玛丽,而在台阶下,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的少女就是他们的女儿玛丽公主,乔治五世看着克里斯汀,缓缓开口道,“我代表我国欢迎您的到来。”

“承蒙陛下亲自接见,我不胜惶恐,”克里斯汀按照欧洲贵族的礼仪走了一遍程序,随后把自己父王写的信交给了一旁的侍者,“此次来英,是为结成两国友好联姻,万望陛下俯允。”

“这件事需要仔细商量,”乔治五世示意侍者先站在一边,“我先向您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女儿玛丽,今年刚刚14岁。”

和艾尔莎相比,玛丽在相貌上已经完败了。欧洲王室大多都缺少一副美丽的面容,玛丽也不能免俗。虽然长相不是爱情中的决定因素,但美丽的人总是更有机会收获爱情。

克里斯汀简单地向公主问好,随后又和乔治五世聊了一些王室间该聊的东西,然后这场和英国国王的见面就算结束了。接下来,克里斯汀和玛丽带着自己的仆人们参加一个茶话会。

这场茶话会的目的很明确,让两位公主互相认识一下,克里斯汀要和玛丽介绍她的联姻对象,也就是自己的哥哥;玛丽则要在茶话会中表现出自己作为贵族女孩的特征。这种无趣的相互评价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经失去了它的本质,在今天,它只是作为一个形式保留了下来而已。

“妹妹多大了,可曾上过学?”坐下后,玛丽自然地以姐姐的身份问起了克里斯汀的近况。

这话让克里斯汀短暂地疑惑了片刻,随后她才反应过来,自己还只是一个八岁的女孩而已。

即便已经用这副身体生活了八年,这份格格不入依然没有消失啊。克里斯汀怅然。

和玛丽的茶话会就如同过去无数次的下午茶一样,礼貌地应付、敷衍的对话,没有人会在这种地方表露真心。

在克里斯汀摆着一副营业笑脸,和玛丽公主品尝糕点和红茶时,外面已经闹翻了天。陪同克里斯汀一起来的内务大臣莫拉切夫斯基收到了一份来自华沙的急电:华沙的工人们罢工了。

天下本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两个当事国也没有什么想要隐瞒的想法,所以柏林方面索取波立领土的事情很早就被民众知道了。也就是在德国对波兰发出外交要求后的三天内,《德国索取土地,波立作何回应?》就成为了全欧洲的头条,大大小小的报纸和媒体都在争相报道此事。

对于大部分工人和民众来说,看到这篇报道时,一开始他们的情绪是非常的愤怒的——被邻国索要领土自然是愤怒的。但当看到被索要的领土东普鲁士和但泽时,他们开始疑惑这地方是哪里看到新闻最后对两个地方的科普后,他们的情绪已经慢慢平息了下来,本来就不是自家的地,该还给人家就还给人家吧。

得益于波立全国对战争的厌恶,以及东普鲁士地区的日耳曼人和波立的主体民族长期不和,除了一些继承沙俄的沙文主义者喊着“寸土不失”外,大部分民众对于割让东普鲁士并无太大反感,甚至还有民间组织打出了“用土地换取和平”的口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