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稳定还是发展104(1 / 2)

“这是谁向您提的建议?”听到德雷克的说法后,农业大臣卡钦斯基一脸震惊,不可思议地问道,“这简直是,这太离奇了,殿下,您又不是俄国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一个在立陶宛有些资产的人提出的建议,我也是广纳谏言,”德雷克给自己倒了杯朗姆酒,“这个想法有什么问题吗?”

“全世界除了俄国人以外不会有人在机器生产时代还维持小农经济,”卡钦斯基一脸黑线,“我们在立陶宛进行农业改革的试点,核心还是为了把农业人口释放出来,给立陶宛未来的工业发展计划提供工人,现在还维持着小农经济,在工业发展计划中和农奴制有什么区别?不都是困在土地上出不来。”

“看来你不同意列夫的想法,”德雷克点点头,“全国推进大机器生产是我们发展的目标,这个不能变。但是列夫说得也有道理,粮食安全也是国家的根基,如果把土地都卖给大企业,他们之后全部换上经济作物,国内有大片田地却不产粮食,迟早也会出事。”

“波立的粮食产量比您想象得要大得多,按照沙俄过去三年的数据,波兰和立陶宛的耕地加起来足以供应整个俄罗斯帝国西部人口的粮食了,”卡钦斯基站起来,从自己的档案柜中找到了沙俄时期的文件,“只要我们能保证一半的耕地种植农作物,就足够全国开销了。一半的耕地,分成几个方面。王室农场保持一部分,国内企业正常保持一部分,再以政府的名义保持一部分,最后保留少量的个人私有耕地,就足够保障粮食安全了。”

“国内企业在资金上竞争不过英法德的企业,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感觉像是某种赌博,”德雷克又给自己倒了杯酒,说道,“这样真的可靠吗?”

“就算是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企业,也不可能有这个闲心把全波立的地都买了,”卡钦斯基把文件递给了克里斯汀身边的特米尔,“我也可以和维托尔德阁下再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再匀出来一些钱,以便在原来的扶持政策下再给农垦企业提供两项专项贷款。一项规模小一些,设定为无息贷款,但是要把申请资质限定在粮食生产方面。如此既保证了耕地的数量,也尽可能的提高这些生产粮食的企业的竞争力。另一项规模大一些,利率较于之前的高一些,作为之前贷款的补充,也尽可能让这个项目能自己运转起来。然后不舍限制,是种水果还是种什么其他的,都由企业自己说的算了。”

“第一个无息贷款没问题。但第二个,如果再给企业发放更多的自由贷款,还是会存在企业贷更多的款项种植经济作物的问题,”克里斯汀问,“国内的企业也是趋利的,在有了更多的低息贷款作为资金保障后,他们为什么不种经济作物,而选择第一项的无息贷款来种粮食呢?”

“殿下,粮食的便宜是单价便宜,”卡钦斯基看向克里斯汀,“但粮食商的特点就是薄利多销。经济作物单价虽然高,但是产量低,而且动辄就要通过海运送到几千里之外,成本也高。粮食看起来单价低,但是全波立3000多万人,人人都要吃饭,这份生意不愁做不下去。就算一人一天之花一个便士买粮食,粮食企业一天总共也能收获毛利润12万英镑,什么产业还能有这么大的收益?所以,只要大企业在一个地区形成了粮食垄断,就一定不会放弃种植粮食。而我们第一个贷款项目的目的,就是保护这些企业走一段路。”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德雷克点点头,“国内企业只要走上良性循环,就可以通过粮食产业越做越大,时间拖得越久,外国企业想来插足就越困难,我们的粮食安全自然也就保证了下来。而第一项贷款项目,就是尽可能保证他们更安全的走上良性循环,是这个意思吧?”

“是,殿下,”卡钦斯基点头,“而且企业掌握土地,种植粮食的效率也能进一步提高,至少大型机械和化肥在企业手里比在小农手里用得要多得多。我和农业部计算过,如果大企业能掌握土地,机械化耕种,五到十年的时间,我国的粮食自给率能达到150%左右。这样,不但国内的粮食足以供给,也可以向国外出口相当数量的粮食,也算是一笔收入。”

德雷克坐在椅子上,一边喝着酒,一边思考着卡钦斯基刚刚的话。

他和列夫说得各有各的道理。按照列夫的想法,波立联邦的工业发展速度和农业生产效率固然会受到影响,但是国家稳定性会有极高的保障。只要把农民们固定在土地上,保证所有农民都拥有一部分属于自己的私产,国家就几乎不可能乱,并且现代科技扶持下的农业相比古代已经坚强太多了,普通的自然灾害不再可能对全国农业形成毁灭性打击。

而按照农业部的计划,波立有可能在三到五年内初步完成工业化,甚至培养出一批国内的大企业和国外企业抗衡,让波立联邦的国力在短时间能快速提高。但代价就是“羊吃人”式的企业圈地一定会引起农民的不满,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也必然会导致城市环境恶化和短期内失业率的快速上升。

稳定还是发展,这是个问题。

他本想回去问问玛丽亚,但是转念一想,玛丽亚现在一心扑在俄国的事情上面,对国内的事情恐怕不会上太多的心。自己就要去法国了,也不可能和过去一样时时盯着试点的事情。想来想去,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担起这个事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