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你们斯拉夫人只会开宴会吗(1 / 2)

当门口的侍者慌忙地跑进来报信,对大厅里的宾客们喊出那句“贵客驾到”的时候,大厅里的大提琴也恰到好处地开始演奏,在悠扬的管弦乐中,宾客们像被饼干吸引的鸽子,聚集在了正厅的门口。

毕苏斯基出现在了大厅的门外,他戴着高高的军帽,胸前挂着一连串的勋章,其中有一半都是在凯旋的路上被约瑟夫和国家议会授予的,腰间别着一把镶着金边的佩剑,大步地迈进门栏。

他穿的军服不是在立陶宛照片上的那套松松垮垮的,沾着泥水和烟灰,皱巴巴的绿色军装,而是一套全新的淡黄色紧身军服,外面套着宽大的风衣。他已经是波兰上将了,但军服的肩章上还是三颗星。

约瑟夫准备在今天欢迎他的宴会上,正式授予他上将军衔。这样,他就是军衔等级仅次于约瑟夫本人(约瑟夫也被议会授予了元帅军衔)和阿波卡利斯元帅的军人了。

在参加宴会前,毕苏斯基没有时间整理他的头发和胡子,但这反而让他看起来更加威武凶猛,那标志性的胡子微微向上弯起,仿佛一头好斗公牛的双角。他脸上并无一丝一毫的喜悦,仍然是在军营里的那种,沉着冷冽的表情。

他的右手牵着在花园里遇见的克里斯汀,她在门口站住,等待着毕苏斯基先进大厅。但毕苏斯基并不肯接受这位女孩的礼让,直到大厅里响起雷鸣一般的掌声,他才有些不好意思般地走了进去。

毕苏斯基的胸前还别着克里斯汀送他的那束花,这是一束葵百合,象征着胜利与荣耀。他昂首挺胸地走进大厅,来访的宾客们围成了一个圈,把他围在了中间,鼓掌声中夹杂着人们的欢呼声。

“波兰万岁!毕苏斯基将军万岁!”一个声音从人群中呼喊出来,很快其他人也跟着欢呼道:“波兰万岁!伟大的波兰军队万岁!伟大的毕苏斯基将军万岁!”

毕苏斯基也跟着人群呼喊起来,但他只喊“波兰万岁”和“伟大的波兰军队万岁”这两句,每当人群中喊出“毕苏斯基将军万岁”的时候,他都只是尴尬地笑笑,随后带领大家高喊“波兰万岁”。

大厅很快就挤满了人,门口、厅堂、角落,每一寸地面都站满了人,人们热情地伸出双手,想要同毕苏斯基握握手,或是触碰一下这位凯旋的将军也好。毕苏斯基就这样被困在了门口那一小块的瓷砖上。

约瑟夫很快到了,他只是清了清嗓子,人群便在已经无可落脚的厅堂中为他空出了一个通道。他端着两杯香槟,淡然自若地走到毕苏斯基面前,将其中一杯递给了将军。

随后,他高举酒杯,环视了在场所有的宾客,高喊道:“波兰万岁!”

“波兰万岁!”所有的宾客也都举起酒杯,跟随着约瑟夫一同庆祝道,气氛瞬间变得更加热闹,人们挨个走上前来同毕苏斯基握手,有些迷人的女生则趁着这个机会向她们仰慕的将军献上自己的香吻。

和不知道多少人握过手,听过多少个人的奉承和赞美后,毕苏斯基终于走到了在隔壁厅里提前设置好的授勋场地,在这里齐聚的都是波兰军界的翘楚,他们很多人都曾是毕苏斯基的部下。

在一干人中,约瑟夫的三子亚历山大最为耀眼,在一群将军中,只有他最为年轻,但肩章上已经有了一颗星星了,他也不过是二十六七的年纪,就已经位列准将了。

但没有人怀疑他是依靠他父亲的荫蔽获得这个殊荣的,五年前,在远东的战场上,他在第乌河附近大放异彩,带领一个骑兵营击退了远东战场上敌人的一个旅,一时间被俄国上下视为英雄,甚至被尼古拉二世亲自接待过。

波兰独立后,他亲率一个骑兵旅突袭乌克兰,甚至一度逼近基辅,逼着同样对平斯克一带有领土要求的乌克兰放弃了坚持,和波兰签订了疆界条约。也是因此,议会才破格授予他准将。

但即便是这样优秀的年轻军人,在见到毕苏斯基的时候也是忍不住地激动,看到毕苏斯基进来,忙走上去同他握手:“将军,我终于见到您了,说老实话,您一直是我最敬仰的军人。”

毕苏斯基只是礼貌地回应了亚历山大一番,看在他是老友约瑟夫的儿子的份上,他才勉为其难地说了几句鼓励年轻人的话,就是这么几句简单的话,已经让毕苏斯基绞尽脑汁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