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午饭22(1 / 2)

自古以来,在饭桌上商谈国家大事就是各国政要们不约而同的习惯,饭桌上麻痹神经的酒水和轻松的氛围都能很好地卸下彼此的心防,几番觥筹交错下来,许多谈判桌上做不到的事情,在饭桌上反而能做到了。

克里斯汀安排的菜肴有着浓重的乡间气息,猎人炖肉配鱼汤都是农村巧妇所发明的美食,在色泽上乏善可陈,也违反了欧洲传统国宴上肉类、蔬菜和面包泾渭分明的传统,把猪肉、鱼肉、牛肉、蔬菜甚至是面包都放到一锅里煮熟。

但这种“乡巴佬美食”却是初春的波兰最可口的食物之一,一口热汤喝下,五脏六腑都像浸入了热水中一般自由地舒展开来,每一根毛细血管中都流淌着舒畅。

这道汤不但融化了在座各位身体里的冰冷,也融化了两国代表团凝固的气氛。米留可夫开始同帕德雷夫斯基聊起了东欧的音乐,从柴可夫斯基聊到肖邦,再从歌剧《伊凡·苏萨宁》谈到《达里波尔》。

“兄长对今天的午宴安排是否还满意?”克里斯汀给自己选了一个好位子,她左手边是哥哥德雷克,右手边则是俄国实际上的代表托洛茨基。

“从结果上看是出乎意料的成功,”德雷克拿起餐巾擦了擦嘴,眼睛一直盯着桌上的那瓶红酒,“希望能对下午的谈判有所帮助。”

“我想一定是有的。”克里斯汀暗示了一下自己准备和托洛茨基说话了,德雷克也识相地加入到了两位艺术爱好者的聊天中去。

托洛茨基对音乐并不感冒,至少不像专业钢琴家帕德雷夫斯基和莫斯科城里小有名气的鉴赏家米留可夫那样,在艺术方面有如此高深的造诣,对于两位老年人的话题,他只能保持沉默。

“托洛茨基阁下,”正在他百无聊赖地切香肠时,克里斯汀突然搭起了话,“我记得两年前,您在巴黎做过一场关于俄国革命的演讲。”

“哦,是的,”托洛茨基回忆了一下,两年前他在巴黎做过很多次演讲,连他自己都不记得每一场具体说了什么,“您指的是哪一场?”

“关于斯托雷平改革是一场巨大的诈骗,目的是更好地维护贵族利益,我记得是在夏天,”克里斯汀面带微笑,侃侃而谈,“当时我对您的观点非常赞同,那场演讲可以说改变了我的很多想法。”

托洛茨基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旁边的小女孩,装大人在政坛上绝不会得到夸奖和鼓励,只会换来一阵轻蔑的微笑。

克里斯汀对此已经见怪不怪,工作中不应该带有任何情绪,即便对面是一个看起来只有个位数年龄的小女孩,也应该全力应对。托洛茨基现在对自己的忽视很有可能成为这次谈判的突破点。

“非常荣幸能够给您一些启发,”托洛茨基一边用刀划下烤肉,一边敷衍地应付道,“我个人对斯托雷平没有什么好感,一个徒劳无功的裱糊匠罢了。”

“我很同意您的看法,当时的俄国已经矛盾重重,他只能尽力维持帝国表面上的平静,对于真正的问题他能做的只有闭口不谈,”克里斯汀附和道,“我记得改革之后,波罗的海沿岸的地区就开始频繁的起义了。”

“是,第一个起义的是爱沙尼亚人,我当时回来给他们做了演讲,号召他们一起推翻沙皇的统治,”聊到自己的革命过往时,托洛茨基总是显得很健谈,“不过很可惜,那次起义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月就被镇压了。”

“相比于正规军,起义部队的装备和兵力都处于绝对劣势,但至少我们今天继承了他们的精神,”看到托洛茨基对自己似乎毫无防备,克里斯汀决定一鼓作气,不给托洛茨基反应的时间,“但我没想到您回亲自帮助他们。”

“都是以推翻沙皇为目的同志,”托洛茨基喝了一口汤,“自然是要齐心协力的。”

克里斯汀的脑子已经开始飞速转动,托洛茨基说出这话是不是默认了俄国共和政府可以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平共处,进一步说就是承认了它们的独立地位,那既然……

“不过,如果有人要将此同我,以及俄国政府同意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独立,那就是不负责任的过度解读了,”托洛茨基带着一股暗含杀气的微笑看着克里斯汀,“波罗的海地区的未来是当地人民,以及我方在未来经过多种方式共同决定,这是我方一贯以来的态度,在尊重民族自决权的基础上解决俄罗斯帝国时代的遗留问题。我相信波兰政府也绝不会用武力解决这部分问题的。”

克里斯汀僵硬地点了点头,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本来想试探一下托洛茨基的底牌,没想到几句话一说就被对方看穿了,被官方滴水不漏的套话给挡了回去,完全没有试探出来俄国人对波罗的海一带的态度,还被托洛茨基反杀了。

幸好波兰准备进军拉脱维亚的部队因为这次事件被调来防备俄国人了,否则托洛茨基下午把这事搬出来,再捅给媒体,自己就要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您看,吃饭的时候我们就不要聊工作了,”克里斯汀连忙转移话题,再和托洛茨基多说几句,自己迟早要把波兰的裤衩都透光,“您喜欢滑雪吗?去年冬天我在俄国的一个雪场待了几天,在那滑雪非常舒服。”

“哦,滑雪,当然,”托洛茨基很给面子地接下了这个话题,“滑雪能让人头脑清醒,工作感到困倦时候,我会去滑一会,清醒一下。还有攀岩,您爬过冬天的悬崖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