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被樊老看上求收藏,求投票293(1 / 2)

步惑这次为了苏声,也是舍出脸了,才求到老爷子面前。

想到老爷子为了顾及他的脸面,也不会拒绝他的请求。

但打死他也不会想到,老爷子对苏声这么友好。不但瞧了病,还开始话家常。

“樊爷爷,我学的是经济学专业。”苏声像对待得道高僧一样,满脸敬意地回答。

她崇拜这些有真本领的高人,一如当年崇拜教她格斗术的老师一样。心里、脸上、眼神都写满了“敬佩”两个字。

“对中医怎么看?”老爷子满脸的笑意,掩饰不了他的认真。

苏声不防老爷子会跟她探讨这么专业的问题,有一瞬间的迟疑。

然后遵循本心回答:“樊爷爷,我对中医的理解,可能比较浅显和偏颇,说的不对的地方,您老别介意。”

苏声小心翼翼地看着老爷子,怕自己的胡言乱语,惹老人家不快。

但长者问又不能不答,所以她只能把丑话说在前面,让老爷子心理有个准备。

心里则是搜肠刮肚地在想,自己两世来对中医的认知。

老爷子点点头,表示不会责怪她说的话。

苏声才敢说出,她对中医的浅显看法。

“樊爷爷,人们常说,中医是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病人的病情,所以中医的精髓是因人而异、辩证施治。

都是同一个病,不同的人,要施不同的治疗方案,这就是要通过“望闻问切”四字箴言来实现。

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是完全不同的。即使得了同一种病,治疗的方子也不尽相同。

这个方子对你有效,对他不见得有效,有可能还会有害。这也需要通过“望闻问切”来实现。

这就是人有七情六欲,所感不同,受感之人也不同。

体有强弱,性有阴阳,生长在南北方也有差异。性情有刚柔,筋骨有坚脆,年龄有老少,天气有寒暖。

得病有轻有重,若是一样施治,虽然病诊对了,但没重视人与人的不同,那么利害也是相反的。

所以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了解不同病患之间的差异。本着轻重缓急、大小先后之法,来决定如何医治。

另外医德也很重要,孙思邈老先生曾说过: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

李中梓先生也曾说过:宅心醇谨,举动安和,言无轻吐,目无敌观,忌心勿起,贪念罔生,毋忽贫贱,毋惮疲劳,检医典而求精,对疾苦而悲悯,如是者谓之行方。

行医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放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这些都是前段时间,苏声去魔都图书城,给周扬和童言选书时,看到了医学方面的书籍,随手拿起来看了一眼,所记下的。

老爷子本就莫名其妙地喜欢这丫头,想看看她对中医的看法。

着实没想到,这丫头能说出这么多的东西。

中医的精髓、本质和诊治都说出来了,还谈到了重中之重的医德。

医者不光要有仁心,还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有所造诣。

看来自己对这丫头的喜欢,不是没有道理的,是冥冥之中。

老天爷把这丫头送到他眼前,让他在临了临了,又有了一个希望。这丫头的聪慧劲,是万里挑一的。

“丫头对中医有兴趣吗?”老爷子突然问道,目光如炬地看着苏声。

苏声感觉这目光、这表情,怎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返回